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写得好不如写得巧
——《没有指纹的人》赏析
在香港往深圳的关口
一个女人被阻止出闸
因为电脑读不到她的指纹
她已被当成一具行尸走肉
她怨道
是该死的麻将牌
把她的指纹磨平了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指纹的人,在生活上会面对多大的困境。指纹之所以消失,不外两个原因,一是先天性的,一是后天因身体产生病变而导致指纹消失,但此诗所说的却是因为长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自摸”的动作太频繁,以致于把指纹给磨平了,这虽然是一种奇谈,也有一定的道理,沉迷在麻将桌上也是一种病。
写诗,没有所谓的“八股文”的规定,或非得语不惊人死不休,有时用上一点巧劲桥思,将繁复的题材简单化,也能收到令人会心一笑的效果。
这首诗就具备了这个要求,写得好不如写得巧。诗中虽然有一股“怨气”(那个没有指纹的女人),在电脑面前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但能让人读出一丝调侃——她如果不沉迷在麻将桌上,指纹仍是完好无缺的。指纹代表人的身份,这个身份被拒绝后,她再也不能做个自由人,该怨谁呢?
招小波, 香港先锋诗歌协会会长,香港《流派》诗刊社社长兼主编,粤港澳大湾区诗歌汇副主席。著有诗集《一秒的壮丽》(一版再版)、《我用牙齿耕种铁的时代》、《假如泰山站起中国的但丁》、《流浪的将軍》、《小雅一一我写中国当代诗人二百榜》等八部。
诗观:诗人应该是战士。

怀鹰,原名李承璋,祖籍福建南安,新加坡公民。曾担任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出版25部包括诗、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得过25项海内外文学奖项。新加坡书写文学协会理事,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永久会员。目前为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