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无河可渡的“舟子”
——段梅子《舟子》赏析
一个人的山河,为王、为寇,为奴
扬鞭,纵马,啸嗷
披挂钢铁铠甲,攻城掠地
亦,在茶烟袅袅里沦陷
有形与无形兵戈相见,较量
大战三百回合
尔后,与柴米油盐握手言欢
心,祭起一面旗帜
眼泪溃不成军
现实与虚妄,一地鸡毛,我非我……
红尘喧嚣处,筑一城池——
寄身心,安魂灵,细嗅梅花
余生,自渡

《舟子》写的是一种异常孤寂的心境。
把自己比喻为“舟”,但无河可渡,只能在红尘烟云里浮浮沉沉。大凡人都具有二元分化的倾向,尤其是诗人。一方面沉醉于自己的山河,这是一块别人无法入侵的领地,“为王、为寇,为奴”都是自编自导,在这划地自牢的王国里,可以“披挂钢铁铠甲,攻城掠地”,亦可在“茶烟袅袅里沦陷”。这心造的幻影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至少对自己来说是真实的。既然“有形与无形兵戈相见,较量/大战三百回合”,可“敌人”在何处?那是在心坎深处。
另一方面,“激战”之后,不得不回归现实生活,“尔后,与柴米油盐握手言欢”,这才是真的生活。然而,作者不是那么坦然接受现实的洗礼,“心,祭起一面旗帜/眼泪溃不成军”,这是一种深深的自责和悔恨的心情写真,反映作者不甘沉沦的心态。但“现实与虚妄,一地鸡毛,我非我……”,在作者和现实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作者还是清醒的,不沉陷于这种困囿的瓶颈里,她在“红尘喧嚣处,筑一城池”。当然,这城池非红墙绿瓦,而是精神上的堡垒,把身心寄托在这里,把灵魂安放在这里,如此心就开阔了;闲时“细嗅梅花”,借用梅花的秉性以明心迹,并以此度余生。
诗并非一板一眼展开,而是有其节奏,从喧闹的“战场”归于宁静平和,可窥见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灵性的生活,虽然不时会陷入自设的“战场”,但最终还是回归本然。

段梅子,原名段梅芹,喜简宁清静。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怀鹰,原名李承璋,祖籍福建南安,新加坡公民。曾担任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出版25部包括诗、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得过25项海内外文学奖项。新加坡书写文学协会理事,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永久会员,目前为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