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曾心的《残荷》
懂得远离四季的纷争
一生真够清纯
无风无雨
瓣瓣圆满飘落
涟漪也挽留不住
坦坦然然回归母土

看到“残荷”,我们就会联想到“残而不废”这句话。曾心眼中的残荷,“懂得远离四季的纷争”,这是暗喻人的世界。这样的荷虽然“残”了,这残,也许是风雨摧残,也许是人为因素,不管什么样的原因,它仍然保持一生的清纯,这是对残荷的礼赞。远离纷争,保持自己的本色,所谓身残心不残,正是某些“隐者”的写照。
残荷为何能做到“清纯”呢?
“无风无雨
瓣瓣圆满飘落”
这是残荷的外部描写,由于远离纷争,日子变得“无风无雨”,自顾自的“瓣瓣圆满飘落”,很有都市隐者的风骨。也许是因为受了字数的限制,诗人只能轻轻淡淡的描绘,无法更深一层挖掘残荷内在的情愫。
“涟漪也挽留不住
坦坦然然回归母土”
涟漪是外部环境的动荡,对残荷没有什么影响,它依然要“回归母土”;它一方面远离纷争,一方面孤孤独独地生长、死亡,多少带点孤芳自赏的味道。
曾心,原名曾时新,1938年10月生于泰国曼谷。祖籍广东普宁圆山乡。1956年去中国读书。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后深造于广州中医学院。1982年返回出生地。出版著作:《大自然的儿子》(散文集)、《心追那钟声》(散文集)、《一坛老菜脯》(诗文集)、《曾心短诗选》(中英对照)、《凉亭》(小诗集)(中英对照)、《蓝眼睛》(微型小说集)、《给泰华文学把脉》(文论集)、《曾心文集》等11部。
怀鹰,原名李承璋,祖籍福建南安,新加坡公民。曾担任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出版25部包括诗、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得过25项海内外文学奖项。新加坡书写文学协会理事,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永久会员,目前为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