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诗与远方-再话打凼村》
诗/周阳生 文/常逢生 摄影/陈亚 配画/乔木
昨天,老同学陈亚发微游记《初游打凼村》,吾遂七律鸣"诗与远方",今晨其老公常逢生先生再发《初识安龙:魅力乡村、美好乡村》游记,洋溢着诗人的情怀和一种缘自内心与灵魂的精神气味,所以群友们皆赞常逢生、陈亚夫妇是性情儒雅、品味幽鲜、格调清远、才情横溢。常公游记云:"外出旅行,只要有可能我们都尽可能到农村走走,似乎觉得脚一踏上土地,就感到亲近了许多、实在了许多,这可能与我们小时候生长在农村有关,也许是离大自然亲近些,时不时地会去踫踫这棵树、摸摸那个生长的庄稼,这大概
是有点脚踏实地、亲近自然的意思吧。
在安龙县城东北方向16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子叫打凼(当)村,这个村子有5个村民小组,246户人家,1013个人口,我们估计真正常年居住的人口可能会更少,因为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出去打工了。而这个村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村总人口的98.5%,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人口主要是两大姓,一是王姓,一个是韦姓,来自于江西湖广的叫京兆氏,姓韦来自山西太原的叫太原氏,姓王。至今村口还立了两个牌坊,一边叫京兆氏,一边叫太原氏。
穿过寨门,一幅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山水画,立刻就会展现在眼前。这里四面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湾湾的河水自北向南,缓缓流淌,河水穿过古桥,穿过山寨,在村子的北边形成瀑布跌入水潭,山光水色,相映成趣,高梁、水稻等庄稼长得全是绿油油的,郁郁葱葱,估计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加上一幢幢别致的布依民居,大部分是依山而建,老人和小孩基本上集中在几个大户人家玩耍,有说有笑,显得十分安逸与祥和,觉得这个打凼村真的是美不胜收、魅力无穷。
据了解,这个村有"三绝三谜",我和老婆不顾高温日晒,狠狠地走了一圏,把这"三绝三谜"探了个究竟。一个是这个村里生长着56株大树,树龄都在上百年,有的说是上千年,具体的树龄是多少年,至今是一个谜,这种树叫重阳树,在整个贵州省是独一无二,堪称一绝;二个是村里表土之下,埋葬着很多的"万年化石",村里的老百姓砌房造屋,都用它来当砖头用,至于这些化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仍然是一个谜,而用它来砌房造屋,因为形态特殊古色古香,便形成了化石村落,这又是一绝;第三,这个村子流行武术,从村支部书记到各家各户人等,凡是男的都会耍上几套,一招一式、各具特色,也算是村里的一绝,至于属于何门何派,无人能解,这仍然是一个谜。光光这"三绝三谜
就足以引起人们关注和旅行的乐趣。
据说,打凼村也在积极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目前也作了规划,也实施了一些项目,发展旅游业前景看好,相信一切都会逐步变得更加好起来,一切都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常公文中,提到安龙独有的千年重阳树,吾与乔木读之可亲,一是乔木即树,二是吾为重阳生人,真可谓天机化育。故而诗画和之。
安龙村落万年成,
乔木重阳千载生。
瀑布飞悬绿峰涧,
炊烟袅绕陌牛耕。
一招一式人皆武,
三谜三玄萦曲声。
化石砌墙开绝唱,
民墟古色足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