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诗人简介】任爱玲,笔名西月,高级教师,现居太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的书籍有文集《静水潺湲的日子》、诗歌集《今夜西窗又雨》、《尘世之光》等六部。多篇(首)作品刊载于《山西日报》、《都市》、《当代诗人》、《天涯诗刊》等报刊杂志。多首(篇)作品收入《亲情抒怀》等多种选本。2017年,荣获首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提名奖”。2018年在山西名胜古迹风貌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第二届“阳光杯”短诗大赛中,荣获“十佳诗人”。2019年4月,在山东淄博举行的“文学高地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再次荣获“十佳诗人”。
——读任爱玲老师的诗
李青
我总觉得写东西如果“随性”一些,思路就很开阔,再加上不做作、不虚伪、不趋炎附势,敢于抒发真情实感,就一定可以自然天成。 我常常对自己说:你所产生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你和“文学”必然的缘分。
2019年4月的聚寿山笔会,让我结识了十多位来自省城太原的作家、诗人,任爱玲女士就在其中。那天下午,在组委会的安排下,我和小鹏老师几人去晋城火车站去接站。火车晚点十分钟后,他们在著名诗人赵少琳的带领下缓缓走出了车站。朋友们迎上去热情地问候、握手、拥抱。我也在无意间为他们抓拍了几张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上,一位女同志神态醒目、优雅,似曾相识。一问才知道,她就是诗人任爱玲女士。返回的路上,细雨蒙蒙,桃花烂漫。这诗意浓浓的天气,真是苍天赐给我们大家的厚礼。
三天会期讲诗论道,交流学习,诗人作家,高手云集,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从小爱诗写诗,每每看诗,心静神凝,读到妙处不禁大声叫好。而且总喜欢读后品头论足,说长道短。无论褒贬,没有恶意,全乃肺腑之言。
那天,偶然遇见“任爱玲原创诗歌欣赏”爱不释手,反复品味,默然间掩面痛哭,心碎神伤……此生的恩怨情仇,坎坷劫难,如决堤之水,波涛泛滥,一泻千里。当机立断,我决定给作者的诗写一些文字。
任爱玲女士是一位值得敬仰的高级教师,诗人。而我李某人,出生草莽,性情刚直,学识浅薄,半文习武,除了义气大胆,别无所长。人称“二炮”,何为二炮?编为“火箭军”也。战略武备,万不得已,反戈一击,摧枯拉朽,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一命难留。这样的人评论老师的诗,简直是班门弄斧,不知天高地厚。所以诚惶诚恐,谨慎小心。便决定用她的诗的题目再加上我的“看”和“想”以《在谷和雨之间“看”照片“想”答案》为题,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
情感,是透视诗歌内涵的突破,意境是把握诗歌价值的关键,整体感是探索诗歌形式的基本原则。我觉得任爱玲老师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都具备了以上三个特点。
首先谈《在谷和雨之间》,全篇句句珍珠,颗颗相连。 我试图把某一句,或某一个字进行改动,但多次尝试,终告失败。这就是诗者最令人生畏,而又肃然起敬的“功夫”!“天空大概是有感情的/她不眠不休/在谷和雨之间/让我有了淋漓透明的一次仰望”诗者没有赞叹,也不感慨,我仿佛看见她站在春天的梦境里,面对田野和湛蓝的天空,平静地用心灵在默默地述说“我不想把‘谷雨’二字无端地拆开/……谷因雨而生/ 雨因谷而不朽……/诗者十分善于剪裁 ,把自然的因果淡定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升华。接下来“人们开始扛着锄头安排后面的日子/比如恩怨与一些杂草/都需要除(锄)掉”/比如爱情和小麦、谷子、水稻/更需要耐心地锄草。/我觉得诗者是从美妙的梦境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她用短短几句极富哲理的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索,恰如其分,别具一格。
其次谈《旧照片》,“昨天,我在母亲的屋里整理东西/又见到了两位久违的亲人/一个是我八十岁的父亲/一个是我29岁的弟弟/……他们把自己没有用完的日子/都留给了我们……”/当我读到此处时,忍不住涕泗横流……为什么我总感觉冥冥之中和老师有一种缘分?也许就是彼此有共同的命运吧。我亲爱的哥哥是36岁离开了人间,在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的第三年,我亲爱的妈妈64岁驾鹤西去。短短三年失去两位亲人。一夜之间我突然长大、变老……。我能感觉到作者的心跳和她在敲击文字时轻轻颤抖的双手,我还能听见怀念的尘埃扑进了她的双眼。亲情的根须缠满了全身……终于在一切成为往事之后,她悠悠地感叹“仿佛修炼了一世的佛菩萨/用万法归心来度我们/所谓生命之外,一切皆空/只有安详和微笑永生/”这是人生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在转折和结局中得到的领悟。此情悠悠,难能可贵!
还有《答案》,老师喜欢用轻柔、优雅的文静娓娓道来“很多时候总想要一个答案/比如,黄昏落在水里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暗寓”为下文打好伏笔。“为什么总让我想起父亲的皱纹/……火山岩旁看到的那一副葡萄藤/为啥那么像父亲临终前僵硬的姿态/还有,父亲曾经如一匹马/拉过煤、拉过柴、拉过水/拉过高粱、玉米/拉过艰辛的日子,苦难的岁月/是不是也拉过沉重的孤独……/”由黄昏想到父亲,以及想到父亲和自己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那是煤、水、柴、米和艰辛与苦难交融的岁月,同时也是古老和现实的共同展现。其情依依,其孝盈盈,其憾绵绵,真是让人刻骨铭心,潸然泪下。
任爱玲老师的诗自成一体,她驾驭的题材往往是从一个大家不经意的“点”开始,然后用娴熟的技巧把很多点连接起来。然后编织成朴实美妙的诗章。让人读后既能浮想联翩又不得不静静地思索。尤其是许多句子,堪称精典。比如,“把钉在诗句里的孤独,用老虎钳夹住,拔出来,在留下的孔洞里,注入对生活的敬意,感动和爱。”(《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年来的踪迹,月出而归海,日日的小圃,还有深杯与酒满。在哪一个时刻提醒了我的存在?”(《某年某月某日》)等等。
话到此处,我意犹未尽。然终是心怀忐忑,惴惴不安。望老师见谅、海涵!
作者简介
李青,1968年生,晋城泽州人。爱诗写诗。《作家》进修院八七届进修学员。年轻时偶有作品发表。告别文坛二十年。如今多写杂文、散记、评论等。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编委会成员名单
佛教总顾问:
照圆(智华)老上师
行愿尼师
文化总顾问:
傅天琳女士
法律顾问:
徐延爽律师(女)
文化顾问
任立
大卫
尚书
刘枫
张富英
李成虎
宋彩霞女士
昳岚(张华)女士
金铃子(蒋信琳)女士
梅依然女士
路军锋
白恩杰
文殊
刘志成
王平华女士
石天
大枪
王永纯
名誉总编辑
子磊
高彩梅女士
罗晓红女士
高巧玲女士
原野
总 编辑
释圣静
执行总编:
琚 雪女士
常务副总编:
郭淑萍女士
副 总 编:
沙从兵,梁欢
名誉主编:
德肋撒.李
付海平女士
高秀梅女士
紫箫女士
主 编:
杨琀, 贺秀琴女士
常务副主编:
石头汤女士
副 主 编:
张新锐, 向思治, 李海霞女士
僧侣作家释圣静简介
释圣静:字号月印,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重庆市长寿区人。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总编辑。《追梦》杂志主编。已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曾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评论达人’奖!
曾在上照下圆恩师座下修习礼法;曾礼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同兴寺住持上觉下空为授业恩师;在山西太原崇善寺住持上法下海恩师座下剃度出家。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征稿启事
为了传播佛教文化,为弘法利生建一个形象化,立体化,艺术化的,大家喜闻乐见的道场!现向佛教四众弟子,以及文化艺术界等社会各届,喜欢佛教文化……传播正能量的有识之士征集文学艺术各类稿件,但必须是正面的反映佛教生活的作品,尤其是贴近寺庙生活的有浓郁佛教气息的作品……即日征稿,常年有效!(编辑有改稿权,不愿者请注明) 正面反映佛教的诗歌(包括古诗词)、散文、小说、歌曲、美术等文艺作品,以篇幅短小的为主。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网络平台,由月印无心QQ空间、月印无心直播间,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微博,月印无心微信公众号,以及《妙笔生花文化网一一月印无心佛教文化专栏》,都市头条‘太原头条.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共同组成。 作为《作家报》《长河诗歌》,《天涯诗刊》的编辑巜追梦》杂志主编和大家文学网管理员的圣静师父,有向《作家报》《长河诗歌》巜追梦》杂志等合同作单位组稿和初审稿件,以及向《天涯诗刊》等刊物与网选发刊用文学作品的职责和义务!(无稿费,投稿视作同意使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的图片和音频,以及视频等,除了注明作者名称的外,其它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作者文责自负,与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无关!
温馨提示:本平台及释圣静所推荐的所有平台,为佛教文化或者文化公益平台。(本平合作单位有:《作家报》《天涯诗刊》杂志社,《长河诗歌》杂志社,《追梦》杂志,大家文学网,等均无稿费!凡投稿者视为同意本规则!
转载请注明来源: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及作者!报刊杂志(选集)等选用,请联系作者和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总编联系QQ邮箱:2649203026@qq.com
微信号:q18100347582
微信新号:q13389616903
QQ:2649203026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6823737399
中国诗歌网主页地址:http://www.zgshige.com/c/2017-08-07/39816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