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瓜与海棠
作者:魏增刚
我发了一个海棠树的图片,上边结满了海棠果,让故乡同学猜,当王亚红同学说是木瓜之时,我百感交集。
活了43岁,在去年之前,我真不认识海棠树及树上的海棠果是什么样的,直到去年看到邻居园子里的海棠花开败之后,海棠果长大了,才发现它越长越像故乡的木瓜,于是查了资料,知道它就是木瓜。
木瓜呀!故乡人眼中熟悉的木瓜竟然在城市被叫做海棠,我竟不知它是同一种植物。

我情愿把它亲切地叫木瓜。
我情愿做一个朴素的木瓜,而不愿做一个高贵的海棠。
记得以前我回故乡相亲和过年过节时总是穿着和在西安一样朴实的衣服,大姐和大姐夫以及村里的父老乡亲总说,娃呀,你不怕人笑话,在外边无论干啥,回来总要穿得体面一些,我说是啥样就啥样,谁不知道咱是个啥样子。
给我代过课的母校老师同样总是朴实,他们朴实得像木瓜一样,从头到尾,从以前到现在,默默无闻一直是木瓜而不是海棠,我希望同学也一直是木瓜,无论是互相称呼也好,还是做事做人也好,即便是当了官有了钱也好,在可怜可爱可敬的故乡人,在同学在周围人面前永远地做一个朴实的木瓜吧!无论居于哪儿的上层,或者造福于哪一方百姓做他们心中的木瓜,也自称自己为木瓜,且用行动表白让别人也这么称呼自己。
我常常惊叹陕西作家们的朴实。我们知道陕西有4位世界级的大作家。柳青在长安皇甫庄插队之时,就是一个农民,但把世界地图打开,他就知道世界上的某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路遥说他在稿纸上的劳动和他父亲在土地上的劳动是一样的;陈忠实在写《白鹿原》时在故乡常常骑着加重自行车,自己做饭自己吃,他就是陕西关中一位朴实的老汉;贾平凹的衣着举止就是邻居家的一位朴实的大叔。他们是陕西乃至全国人心中的木瓜,而非海棠。
写着写着竟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
一一完一一
作者:魏增刚作于2017.5.18重抄(改)于2018.4.15下午3:10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简历:魏增刚,网名:小魏。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散文随笔自传体小说《脚印》一书。现年45岁,定居西安。最喜欢的文学大家是路遥,其次是鲁迅。曾在《桃溪有声微刊》《深圳珠江文学社》《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城市头条》《吉瑞墨香文化传媒》等网络平台发表过散文诗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