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由作者提供)
文/图 张雨珂
老家的四合院,静卧于山清水秀的蚁蜂镇,扎根在那人杰地灵的古朴村落。我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山水滋养了我的体魄,父母的恩情塑造了我的品格,那里封存着我儿时最鲜活的记忆,也盛满了童年数不尽的欢乐。年轻时,我怀揣梦想考上大学,挥手作别故土;如今退休归来,终于又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老家的四合院坐落于村庄东北角,一处闹中取静的所在。大门正对面,四棵桂花树亭亭玉立,每逢金秋便暗香浮动;东西两侧与屋后,几棵高大的白杨树环抱院落,繁茂的枝叶间漏下斑驳光影,让灰瓦白墙的院落更添几分清幽雅致。
这座四合院于今年春天落成,是标准的中式格局,院子方方正正、大小合宜。朝南的正屋共五间,宽敞明亮;东厢房三间设为厨房与餐厅,烟火气十足;西厢房三间则是棋牌室与卫生间,兼顾休闲与实用。2025年农历八月初六,是我们喜迁新居的日子——张灯结彩映红了院墙,礼花绽放缤纷了小院,厨房里炉火正旺、热气腾腾,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开启了四合院红红火火的新生活。
这座古朴优雅的院落,全由大姐投资兴建。大姐从教育战线退休,心中藏着极深的“家乡情结”:老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她始终牵挂;村里淳朴的乡邻、儿时的玩伴,她时常念叨。对我们兄弟姊妹,她更是百般关照——谁家遇了事,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既出钱又出力,从不求回报、不计得失,那份无私与周全,宛如父母对待孩子。正因我和弟弟在老家没有住房,大姐特意为我们两家各留了卧室,让我们从此在故乡有了温暖的归处,也有了踏实的归属感。
作为文化人,大姐从设计到装修都倾注了心思,让四合院既有古朴韵味,又不失现代便利。客厅墙上,“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格外醒目,道尽了大家庭的期许;新中式风格的家具更添雅致,乌金木的沙发与茶几沉稳大气,书房里紫檀木的书桌与椅子尽显温润。而整体衣柜、席梦思床铺等现代设施,则让居住更显舒适——衣帽间装了当下流行的整体衣柜,六个卧室均配了席梦思床,其中四间还额外添置了整体衣柜。大姐还为四合院取了个温馨又有烟火气的名字——“合馨苑”,三个字刻在铜牌上,挂在大门“惠风和畅”牌匾的正下方,简洁大方间,更添了几分雅致韵味。
四合院东西墙外的围墙,是用青砖砌成的“花墙”,1.5米的高度恰到好处,砖缝间的空隙既通风透气,又透着别致的美感。站在墙外,能清晰望见院内绿意盎然的菜苗;东墙下种了两排玫瑰花,花开时便是一道浪漫花墙;西墙外面积稍大,一半用来种菜、栽果树,还设了洗手池方便浇水,另一半则用水泥硬化成停车场,可停三辆车,进出口装了铁栅栏,安全又实用。在农村老家能有这样一处院落,守着一方菜地,日子便满是安稳与惬意。
如今每次坐在四合院里,看阳光穿过白杨树叶洒在灰瓦上,闻着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听着家人们的欢声笑语,总觉得格外踏实。这座院子早已不只是一处住所,它是大姐对家乡的眷恋,是兄弟姐妹间的牵挂,更是我们大家庭的根——往后岁月里,无论走多远,只要回到这里,就能寻到最温暖的港湾,也能记起血脉里那份最真挚的亲情与乡愁。
2025年10月18日
作者简介:张雨珂,女,汉族,河南驻马店,公务员,现已退休。喜欢与诗歌、散文牵手,以美文诵读为伴,愿把心中的美好与浪漫抒写笔端,曾有诗歌,散文发表于诗集、报刊;希望以手中的笔耕耘生活的美好,也期盼用声音穿越时空,带给世界温暖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