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蕾
为啥宝宝一哭,全世界都手忙脚乱找奶瓶,而成年人一哭,大家就默默掏出手机准备拍抖音?这事儿得从人类进化史说起。
首先,婴儿的哭声自带"萌系音效"。科学家说这声音频率在3000-4000赫兹,正好是人类耳朵最敏感的范围——跟指甲刮黑板一个频段!但神奇的是,我们听到宝宝哭不仅不烦躁,反而会分泌催产素,产生"快去照顾他"的冲动。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萌即正义"。
反观成年人哭起来,那简直就是灾难现场。鼻涕眼泪糊一脸不说,声音还特别难听。你想啊,一个200斤的壮汉突然在公交车上嚎啕大哭,那画面太美不敢看。不是我们心狠,实在是成年人哭相太难看——就像看河马跳芭蕾,再感人也是喜剧效果。
其次,宝宝哭是刚需,成年人哭是选配。婴儿除了哭还能干啥?总不能指望他用摩斯密码敲奶瓶吧?但成年人就不同了,我们有微信、有微博、有朋友圈九宫格,实在不行还能去KTV吼《凉凉》。放着这么多发泄渠道不用,非要当街表演"猛男落泪",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更气人的是,成年人哭起来还特别会挑时候。早高峰地铁上哭,加班到凌晨在办公室哭,吃火锅涮毛肚时突然哭...这些场景配上哭声,活脱脱就是人间惨剧。而宝宝哭永远在正确的时间——半夜三点,完美避开所有社交场合。
最后说个扎心真相:我们不是讨厌成年人哭,是嫉妒他们敢哭。想想看,房贷没还完,PPT没写完,头发没剩几根,谁不想痛痛快快哭一场?但现实是,我们连哭都要看黄历——得等老板先哭,得等甲方爸爸先哭,得等花呗还款日过了再哭...所以看到有人公然哭泣,第一反应当然是:"抓起来!这个叛徒居然敢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个人简历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三苏文学》常务社长,微信号/wxid_s3otpbxws4pn21,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发表;主要作品:《青神之夜》、《峨眉情缘》、《老家的味道》、《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梦幻泸沽湖,摩梭走婚俗》、《洱海的风令人醉》、《邛海结缘》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