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洛宁前段时间因为大博主“呜啦啦”的一条美食视频,迅速成为焦点,小县城沸腾了,美食火了起来。在这座小城长大的我,心也跟着这波美食热度激动沸腾着。再多的雨也阻挡不了热爱的步伐,回家干饭去!
国庆放假,回老家去。清晨,和姐姐去喝一碗热乎乎地凉粉丸子汤,美滋滋下肚,心满意足。

顺着寺沟后的盘山路登上“屋后的山坡”——凤翼山森林公园,记忆中山坡上那块块的庄稼地已经退耕还林20多年了,现如今草木葳蕤,生机盎然。健身步道条条环绕,就是下雨天也没了泥路粘脚的烦恼,步道两侧树木葱郁,植被丰富宛如植物园般。
细细观察会有好多惊喜发现,成片的荻随风飘摇、地锦草铺的满地、能吃的乌头叶蛇葡萄到处悬挂.....边发现边百度,认识了好多植物,走了一圈又一圈也不厌倦。

今天山上人少,除了鸟叫声仿佛就剩我们的脚步声了。此时山脚下凤翼广场上的人颇多,跳广场舞的人群还未散去,下山的路上听着音乐不由自主的也扭摆两下,不协调的动作,惹的一旁的姐姐捂嘴直笑。

回到家,嫂子的蒸肉也拉开了架势。爱人边帮忙边调侃,说:“有同事被乌啦啦诱过来品尝蒸肉,打电话咨询我洛宁哪家蒸肉好吃?我说我专业洛宁女婿二十多年,不知道街上还有人居然敢卖蒸肉?每次回家都是丈母娘、大姐和嫂子一家人上手自己做。要说谁家最好吃,还是自己家的最好吃!”
毛毛细雨里,他的话,听得大家哈哈大笑。
对,最好吃的还是自己家做的!洛宁人家家户户都会蒸蒸肉却也各有不同,各家都会根据各自的口味,调整食材配比,做出千人千味的蒸肉。家里的大姐是最了解大家的口味喜好,炒黄面多一些,起酥;肉过下油,去腻.....她总能很好把握食材比例,协调好各人分工,在大姐的指挥,大家的配合下,蒸肉很快上笼。
全家人一起动手,成就一桌快乐美食的时光总是很美好且短暂!
看着这一切,让人怀念起小时候我们围在父母跟前一起吃饭的样子。

午后,是要走一趟永宁湖的,打着雨伞围绕着湖边,信步闲庭在青石板小路上,听雨水滴答,看湖面涟漪,聊聊热门闲话。

洛宁不仅有“呜啦啦”同款的粉蒸肉、红油扯面、酸牛肉和糊卜,还有更绝的凉粉汤、黑豆面叶、凉粉饺子、玉米糁汤菜角和甜面叶蘸水儿让我想吃上一口。更是有长大离开后,才又重新认识的土地:上戈镇的苹果园、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故县西子湖、程家大院、“地下张家界”的连宝河大峡谷、河图洛书“洛出书处”、爱和小镇等等。
人杰地灵的洛宁,也是人才辈出,开创文明的造字始祖——字圣仓颉;传说中惊艳千年的文艺女神——洛神宓妃、治水定九州的华夏伟人——大禹也记载在了洛宁史册里;革命英雄——李翔梧等。它原来是如此丰富!我为对家乡认识的贫乏无知感到羞愧,如今,也为生长在这方土地感到骄傲。

洛宁虽小,但安静缓慢的生活节奏很适合放松休闲。正如博主“乌啦啦”视频里说的一样:”......整个小城是安安静静的,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好吃的也特别多,远不止我给大家呈现的这些。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最主要一点就是离洛阳非常近,无论是洛阳的朋友,还是外地来河南玩的朋友,其实都可以来这里转转,品尝当地美食......”。
归家,家中烹制的每一道菜肴,都满溢着温暖与美味。来到洛宁,品尝一口当地的特色美食,攀登一下秀丽的凤翼山,漫步于风景宜人的永宁湖周边,如此种种,皆能让你真切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美好。

作者简介:刘小红,河南洛阳洛宁人,市作协会员,热心公益,喜爱文学,用轻轻浅浅的文字抒发心里的感悟,用爱心去温暖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