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唐增虎/丛延春/蒋琦/盛宗荣
陈野涧/杜永脉/王宣球
本期编委
文学顾问:
范国霞/陈雁
文学总监:陈野涧
文稿审核:熊波/连丙堂
主编:刘堂平
01
优秀作者诗词歌赋精品
永遇乐•黄瓜(苏轼体.押笫七部韵)
唐增虎(山东)
翠蔓牵篱,琼苞缀架,清露初泫。
带刺含香,凝脂映日,嫩色招人拣。
晨披晓雾,农翁轻采,怕损玉姿娇软。
忆儿时、疏棚窥影,馋涎暗随丝卷。
寒泉浸脆,冰盘切玉,暑气一时都遣。
不羡山珍,甘陪蔬俎,风味凭谁辨。
樊郎题句,放翁入咏,千载清名长焕。
闲滋味、寻常烟火,寸心自暖。
少年游•泰山(晏殊体.押第八部韵)
唐增虎(山东)
危峰擎日破云涛,十八栈如绦。
苍松挂壁,残碑凝古,风里享秦箫。
振衣直上凌霄汉,天地入襟袍。
漫指烟峦,笑谈今古,年少气冲霄。
沁园春·打卡甘南三十景之十三·世界上最孤傲的独立峰峦·拉尕山·
文/丛延春(辽宁)
孤傲峰峦,靓妆舟曲,喜煞神仙。
瞰横空绝巘,景台四面;格王驻马,故事千年。
玉带霓裳,龙飘梦幻,起舞苍茫云海间。
祥和地,乃无尘境界,世外桃源。
嵯峨藏寨雄关,
踞陇上,堪称别洞天。
数桑烟圣水,巍巍宝塔;汉禅唐寺,猎猎经幡。
列座林泉,忘机天地,入画乡村呈大观。
山独立,任比肩秦岭,放眼高原。
题记:拉尕山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立节乡占单村,地处白龙江上游33公里处,总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2100-2800米。景区以欧式原野风光为特色,集藏寨、溪流、草地、森林于一体,植被垂直分布涵盖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拥有香巴寺、拉尕藏寨、珍珠瀑、圣水经轮等31处景点 [2] [5-6]。藏语“拉尕”意为神仙喜爱之地,核心景观包括格萨尔王传说相关的赤壁神窟、勇士布阵等文化遗迹。拉尕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景区内有香巴寺、拉尕藏寨、古磨、瀑布群等31处景点,融藏寨、溪流、草地、森林为一体,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被垂直分布的独特景观。
七律·行路吟(二首)
文/丛延春(辽宁)
一
霜风瑟瑟又临秋,寿客融融露染头。
起伏微尘迷醉眼,飘潇细雨洗寒楼。
凉生荻浦白云走,清入胸怀沧海流。
韵里关东金浪滚,稻香郁郁喜丰收。
二
秋染关东景色娇,霜飞草木赤枫烧。
风来山瘦奇形露,雨打林疏密影摇。
郁郁翠微无处找,纷纷黄叶遍村飘。
虹桥客路停车望,向晚霞蒸更好瞧。
沁园春●鞋(词林正韵第一部)
文/蒋琦(西安)
护足经年,漫踏尘途,栉雨沐风。忆阶前拾级,晓昏常伴;途中赏景,霜雪堪容。北赴南奔,东行西转,历遍崎岖意未慵。沧桑处,印深深履迹,藏尽劳踪。
休言微末无功。载行客、生涯步韵浓。念客途迢递,痕留古道;尘程坎坷,迹印寒峰。未慕华裳,甘亲厚土,愿与人人共始终。经年岁,把酸甜暗贮,默诉情衷。
唐多令 当年赤脚医生采药记
王宣球(北京)
白马纵天门,孤山刻石文。半世余、旧忆犹存。攀上三棱崖雾冷,采药草、少年人。
绝顶望云奔,林禽惊起频。饮山泉、粗饼餐飧。满获时归溪涧里,羊肠道、日黄昏。
注:白马、天门指白马关和天门山;
孤山刻石指番字牌石刻。
枯荷
盛宗荣(重庆)
时序入深秋,蜻蜓四处游。
不嫌荷叶老,停靠在枝头。
【诗、词】——【组诗九:由初入深去感秋】
文/杜永脉(少陵堂)
《东篱菊辉》
千山敛夕霏,万木褪芳菲;
唯有东篱菊,凌霜不改辉。
《笛裂陇氤》
桐阴匝地转冰轮,冷篆香销夜欲沦;
何处笛声吹裂帛,征衣半湿陇头氤。
《冰剑聆春》
四野垂玄幕,千山卸绮罗;
唯余松柏骨,不改旧时柯;
冻瀑悬冰剑,寒岩肃戟戈;
待聆春韵动,天地又新歌。
《斗柄指寅》
九畹凋残兰蕙薪,独存劲节在松筠;
冻云垂野天如盖,朔气凝川地作银;
已惯炎凉循大道,岂因肃杀损元神;
且看穹昊轮回处,斗柄微醺又指寅。
【清平乐•李白体】《雁横山瘦》
′
寒蝉声断,叶落层岩畔。
野径苍苔凝露满,雁字横天渐远。
千山瘦削如裁,西风漫卷云开。
独倚危阑凝睇,一襟秋色推来。
【蝶恋花•冯延巳体】《雁横惊寒》
霜浸枫红秋已暮,雁字横天,遥没烟云处。
独立寒阶风满腑,枯荷乱影斜阳渡。
谁念西园深碧树,一夜惊凌,零落终成土。
欲问归期空自数,寒鸦啼碎黄昏露。
02.优秀作者散文精品
散文:《晚秋》
唐增虎(山东)
风把最后一枚银杏磨成金币
贴在梧桐疏朗的窗棂——
檐角飘着桂香,阶前菊正艳
晾土豆片的竹匾旁,堆着南瓜的甜
瓜熟果甜的香,漫过半开的柴门
花谢叶落时,荷残在塘心
露水滴穿枯蓬,溅起一塘清寂
枫叶把积攒的红,全泼向山岗
比春樱更烈,比夏花更沉
像把春华秋实的故事,烧得透亮
田埂上的谷穗压弯了夕阳
五谷丰登的黄,漫过旧年的草垛
雁群划过高远的蓝,翅尖挑落余晖
古寺的残灯忽明忽暗
寒云漫过柴扉时,听见
枯叶在土里,轻唤春天的乳名
梦
文/陈野涧(陕西)
他们总追问
沉溺旧梦有什么用
我无法再重复那套说辞
梦得深,能解烦忧
这解释太过苍白了
我试着换个方式告诉她
有人建那么多坚固的庙宇楼阁
梦醒了
它们便坍塌了
而真正的梦
是种在风里的稻穗
当群山敛起羽翼
夜空交出最后的星盏
万籁俱寂时
谷粒在胸腔内嗡鸣
做梦,不是这样的,故人
若是做得够深
千次万次醒来,只见
稻浪在细雨中灌浆成海
所有垂首的丰盈
都朝你倾斜
舞秋枫
文/陈野涧(陕西)
当赤甲点燃千峰
红云漫卷秦陇
你可曾望见
汉中拜将坛
霜叶翻飞旌旗影
定军山下
钟声漫过秋蓬
你可曾听见
汉柏龙鳞
啸傲剑气铮铮
当寒砧叩响河城
枫焰灼亮时空
你可曾触到
三国箭镞
在掌间复燃旧梦
天汉星辉淬露
龙岗石魄凝虹
定军山下玉尘涌
叠雪滚银淬秋风
华夏心灯明灭处
山河册页卷西风
千枫舞破苍穹
曾照狼烟烽火
又染嘉禾千重
刘邦刘备化沙丘
蜀道石牛醉酡容
汉水秦山
终在枫舞中相拥
入我血脉
稷黄橘绿
骨刻隶篆峥嵘
石门吞吐日月
栈道接引辰星
且看万山腾秋焰
千枫成阵
天地正气贯长虹
编者赏析
编者赏析:诗赋绘山河,文墨染秋声
本期作品以“秋”为经纬,以“情”为内核,在诗词的格律与散文的留白间,编织出一幅兼具烟火气与书卷气的秋日长卷。作者们或以物咏志,或以景抒情,于寻常风物中见哲思,于山河胜景中藏风骨,尽显文字的张力与温度。
诗词:于格律间藏巧思,于物象中寄深情
唐增虎的词作尤见匠心。《永遇乐·黄瓜》以“翠蔓牵篱”“冰盘切玉”起笔,将寻常蔬菜写得灵动鲜活,“樊郎题句,放翁入咏”的典故嵌入,更让市井烟火与千年文脉隔空对话,结尾“闲滋味、寻常烟火,寸心自暖”一句,把平凡生活的幸福感写得细腻动人;《少年游·泰山》则笔锋一转,“危峰擎日”“气冲霄汉”的壮阔笔触,尽展少年登岳时的豪情,苍松、残碑与秦箫的意象叠加,让自然景观与历史厚重感相融。
丛延春的作品兼具广度与深度。《沁园春·拉尕山》以“孤傲峰峦”“无尘境界”勾勒出藏地山水的圣洁,“桑烟圣水”“汉禅唐寺”的细节描写,让自然风光与藏族文化共生,“任比肩秦岭,放眼高原”的收束,尽显山川的雄浑气魄;两首《行路吟》则聚焦关东秋景,“霜飞草木赤枫烧”“稻香郁郁喜丰收”,一写秋之绚烂,一写秋之丰实,对仗工整间满是对乡土的热爱。
其余作者亦各有亮点:蒋琦《沁园春·鞋》以“护足经年,漫踏尘途”喻人生跋涉,“未慕华裳,甘亲厚土”的咏物抒怀,道尽平凡中的坚守;王宣球《唐多令》回忆赤脚医生采药往事,“攀上三棱崖雾冷”“羊肠道、日黄昏”的细节,满是岁月的温情与厚重;盛宗荣《枯荷》仅二十字,“不嫌荷叶老,停靠在枝头”的蜻蜓,为深秋添了几分灵动;杜永脉组诗九首则从“东篱菊辉”到“雁横惊寒”,层层递进写尽秋的多元面貌,“冻瀑悬冰剑,寒岩肃戟戈”的雄奇,“欲问归期空自数”的婉约,皆显笔力。
散文:于留白处藏意境,于细节中见真章
唐增虎《晚秋》以诗化语言勾勒秋景,“风把最后一枚银杏磨成金币”的比喻鲜活别致,“露水滴穿枯蓬,溅起一塘清寂”的细节充满禅意,结尾“枯叶在土里,轻唤春天的乳名”更让秋的萧瑟中生出希望,寥寥数笔便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陈野涧的两篇散文则见哲思与豪情。《梦》以“种在风里的稻穗”喻“真正的梦”,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象的物象,“谷粒在胸腔内嗡鸣”“稻浪在细雨中灌浆成海”的描写,让“梦”有了重量与温度;《舞秋枫》则立足汉中历史,将“拜将坛”“定军山”的三国往事与“枫焰灼亮时空”的秋景相融,“华夏心灯明灭处,山河册页卷西风”的句子,把个人情思升华为对山河的礼赞,读来荡气回肠。
整体而言,本期作品无论是诗词的格律严谨、意象丰沛,还是散文的意境悠远、情感真挚,都展现了作者们深厚的文字功底与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以笔为犁,在秋的土地上耕耘出诗意与哲思,让读者于文字间既能赏山河之美,亦能品生活之真,更能感精神之贵。
1.
墨韵芳洲文学社
上下滑动查看
墨韵芳洲文学社公众号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韵芳洲文学社始终秉持传承文学经典、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我们深入探寻古今中外的文学宝藏,通过诵读品味经典韵味、开展研讨交流思想、积极创作展现才华等多样形式,让人文精神得以延续传承,让文学的力量如潺潺溪流,润泽每一颗热爱文字的心灵。
如今,墨韵芳洲文学社向社会各界敞开征稿大门,热烈欢迎格律诗、现代诗,各类诗歌作品踊跃投稿。我们期待每一篇稿件都充满积极健康的力量,远离政治敏感内容,以纯粹的文学之美打动人心。在此特别强调,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拥有完整版权,但在未经墨韵芳洲文学社同意的情况下,作品不得转载至其他平台。文学社有权在社内组织的各类活动、精心编印的社刊以及官方线上线下渠道展示推广大家的佳作,力求让每一位才华横溢的作者都能被更多人认识,让每一份优秀的文学创作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韻芳洲文學社團隊員
顧問:陳野澗 範國霞 陰濟軍 連兩堂 陳 雁 唐增虎 叢延春 廖萬友
榮譽社長:範國霞 陰濟軍 唐増虎
社長:劉堂平
副社長:陳野澗 唐增虎
文學總監:陳野澗 廖萬友
宣傳部長:王宣球
主播:葛俐 方靜
作品編輯總監:劉堂平 鄒建興
收稿總監審核:叢延春 熊波
律詩收稿審核:連丙堂
現代詩歌收稿審核:熊波
執行主編: 劉堂平
文學群總管:陳野澗
墨韻芳洲文學社全體委員:陳野澗 熊波範國霞 陰濟軍 連丙堂 叢延春劉堂平 王宣球 陳 雁 廖萬友 鄒建興柯於仁 汪海濱 胡友平 (排名不分先後)
墨韻芳洲文學社合作方:
《大河奔流文學社》,《洗韻留香詩社》《當代作家》
墨韻芳洲文學社 2025年8月
公众号“墨韵芳洲文学社”投稿须知
一、作品内容
来稿内容,体裁不限,散文、诗歌、古体诗,随笔、论文、游记、作品等,可有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
二、版权要求
1、所有投稿作品“墨韵芳洲文学社”及其相关合作机构,享有使用权。
2、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首发,不得作假,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稿件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切忌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4、稿件需附上作者简介和1-2张照片;
5、部分图片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关于稿酬 :
每首作品的赞赏总金额的30%作为稿费发放给作者,30%发放给朗诵者,20%发放给编辑,20%作为贫困地区慈善赞助,(赞赏额度累积到一定比例我们将捐赠给最需要的贫困学子)每首作品打赏金额低于或等于10元不进行分配,此金额留用平台运营之用,高于10元以上按稿费分配标准执行。
四、投稿方式:
投稿微信:A136-com
投稿邮箱:amd_2002@qq.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