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杨家埠古槐》潍坊寒亭
摄影/于钦江
文/齐绍亮
洪武年间把树栽, 杨氏立埠村数百。
古槐见证史沧桑, 年画风筝新篇章。
种子当年有妙用, 艺人聪慧读者猜。
岁月悠悠它健在, 环境保护离不开。
历史的见证——古槐
编辑:齐绍亮 通讯员:于钦江
潍坊杨家埠古槐是树龄约500年的明代槐树,为杨家埠建村与年画文化的活见证,现存三棵于民间艺术大观园,兼具历史象征与文化传承意义。
杨家埠古槐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与杨氏兄弟迁村建基直接相关。明洪武年间,杨氏兄弟从山西洪洞迁至此地,栽下九棵槐树作为建村标志,寓意“怀家念祖”,其种子还被用于熬制年画颜料。古槐被村民视为“槐神”,自明代起便有农历六月初六“槐神节”祭祀传统,承载乡愁记忆与文化认同。
三棵古槐中,12.7米的最高者与370厘米胸径的最粗者尤为引人注目,其粗壮树干与舒展枝叶成为大观园标志性景观。
古槐不仅是杨家埠建村史的“活档案”,更与年画产业起源直接相关——其种子熬制的颜料曾助力明代年画兴起,至明末清初杨家埠已形成“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的盛景。如今,三棵古槐作为民俗大观园的核心景观,与风筝作坊、年画陈列馆共同构成文化旅游矩阵,成为潍坊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