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
《风骨墨韵见精神——著名书画艺术家丁长江老师墨竹作品赏析》
文/墨禅
诵读:静心
在书画艺术的浩瀚天地中,墨竹题材始终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与艺术表现力,成为文人精神的象征。著名书画艺术家丁长江老师的墨竹作品,更是在笔锋流转、墨色晕染间,将竹之高洁风骨与艺术创作的精妙灵思融为一体,为观者呈现出一场兼具视觉审美与精神共鸣的艺术盛宴。
笔走龙蛇,墨写竹魂
丁长江老师的墨竹,在技法上尽显深厚功底。他笔下的竹枝,或劲挺如剑,或柔韧似丝,以中锋运笔勾勒出的竹杆,骨力遒劲,节节分明,既得自然之形,更传草木之神。竹叶的描绘尤为精妙,通过侧锋的枯润变化、疏密布局,将竹叶在风中的摇曳之姿、晴时的挺拔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墨色的浓淡层次,如烟雨晕染,让每一片竹叶都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律动,在宣纸上构筑出或清逸、或苍劲的竹林景致。
观其作品,一杆竹可独立成景,尽显孤高之态;数杆丛生则交织成林,别有一番蓬勃生机。他巧妙运用水墨的特性,让墨色在“浓、淡、干、湿”间自由切换,将竹的“虚心有节”“宁折不弯”的精神特质,通过笔墨语言具象化,使观者于画面之上,便能感受到竹之品格的震撼力。
诗画相融,意韵悠长
丁长江老师的墨竹作品,并非单一的物象描摹,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意表达。每幅作品旁的题款书法,或行云流水,或古朴苍劲,与墨竹画面相得益彰。书法的线条与竹枝的笔意相互呼应,诗词的意境与竹之精神彼此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艺术格局。
在笔墨之外,他赋予了竹更多的人文意涵。竹之高洁,是君子品格的写照;竹之坚韧,是处世精神的隐喻。丁长江老师以竹寄情,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品格的追求,都倾注于笔端墨色,让作品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展示,成为一种精神符号的传递。观者在欣赏其墨竹时,不仅能获得视觉上的美感,更能在潜移默化中,被那份蕴含其中的君子风骨与艺术情怀所感染。
承古创新,自成一格
丁长江老师的墨竹创作,植根于传统文人画的沃土。他深入研习历代墨竹大家的技法与神韵,从文同的“胸有成竹”到郑板桥的“冗繁削尽留清瘦”,博采众长却又不泥古。在传承传统笔墨精神的基础上,他融入自身对生活的观察、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墨竹语言。
他的作品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雅致意境,又不乏现代审美下的视觉张力。在构图上,打破陈规,或取局部特写,或营全景之观,让墨竹在画面中呈现出新颖的视觉节奏;在墨色运用上,大胆尝试,让传统水墨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这种承古创新的创作路径,使得丁长江的墨竹作品在当代书画领域中,既有着对传统文脉的坚守,又有着对时代审美的呼应。
丁长江老师的墨竹作品,是技法与精神的统一,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艺术的修行。透过那疏密有致的竹叶、挺拔刚劲的竹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笔墨功力,更是一位文化传承者对精神高地的执着攀登。在他的墨竹世界里,竹之美,美在风骨;画之妙,妙在意韵;艺之境,境在传承与创新的永恒追求。
艺术简介
丁长江,1940年出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擅书法国画篆刻,作品在国家、省多次获奖,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黑龙江省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黑龙江分院副院长;中国佛教协会苍山古寺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毛体书协黑龙江分会会员;黑龙江省诗书画印研究院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副院长;贵州商会驻黑龙江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黑龙江报业美术馆特聘书画家;哈尔滨文史馆馆员。
图片制作:仇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