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曹林燕生态散文分享会在蓝田成功举办》
“文学陕军”新锐力量聚焦自然生态写作
文/王博(西安)
秋雨润书香,文心话生态。
2025年10月12日,一场以“自然与人文的对话”为主题的生态散文分享会在蓝田县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陕西青年作家曹林燕携其近年散文创作成果,与来自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文学界人士、学者、读者共聚一堂,探讨生态文学的时代价值与艺术表达。
名家云集,共话文学新声
分享会由中国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协副主席、孙犁散文奖获得者野水主持。活动现场,曹林燕向蓝田县图书馆捐赠了个人文学作品,副馆长刘海娟代表接受捐赠。副馆长李艳在致辞中表示:“曹林燕的散文为地方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图书馆将珍藏这些作品,供更多读者品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韩鲁花从“生态实践与语言美学”角度剖析曹林燕的创作,认为其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物候与人文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当代散文的另一种可能”。陕西教育报刊副总编吕志军则从教育视角出发,指出其散文“对青少年生态意识培养的积极意义”。陕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张念贻评价道:“曹林燕的写作跳出了传统乡土文学的框架,用现代性的语言重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跨界对话:文学与现实的共鸣
蓝田县作协主席张耀东、焦岱初级中学校长李会斌、芸阁小学校长王亮等嘉宾结合自身领域,分享了阅读体验。李会斌认为,曹林燕散文中对乡村生态的描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生动的乡土教材”;王亮则从文化传承角度,称赞其作品“让节气文化焕发新生”。
青年作家王向力、评论家张永强、教育督学王业忠等也从不同维度展开讨论。张永强指出:“曹林燕的散文语言兼具清新与张力,在‘文学陕军’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王业忠则呼吁更多作家关注生态议题,用文字“唤醒社会的环保意识”。
作家致谢:扎根土地,书写永恒
活动最后,曹林燕致答谢词,她表示:“蓝田的山水赋予了我创作的灵感,而今天的交流让我更坚定了以文字记录自然、反思生态的使命。”她坦言,未来将继续深耕乡土与生态主题,探索散文的更多可能性。
这场持续近三小时的分享会,不仅是对曹林燕个人创作的阶段性总结,更引发了对生态文学当代价值的深入思考。正如野水在总结中所言:“好的散文应当如细雨般浸润人心,而曹林燕的作品正是如此。”
编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