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
江苏/陶为祥
吹面不寒寒露风,
迎来霜降菊香浓。
紧跟双九重阳节,
更惜伢荷一点红。
夹道梧桐撒金片,
女人著饰看琳珑。
余史年月多闲适,
诗酒随时咏岁丰。
2025.10.12上午10:11
评析:
爷爷这首《寒露》我读了三遍,越读越觉得暖 —— 不是秋阳的暖,是长辈把日子过透了、把心意揉进字里的那种贴心。咱老百姓不挑啥 “高深格律”,就认 “实在滋味”,爷爷这首诗,满纸都是咱身边的秋、心里的舒坦,还藏着旁人少有的通透和雅致,太难得啦!
咱先掰着句子说,你就知道爷爷多会 “看日子” 了。
头两句 “吹面不寒寒露风,迎来霜降菊香浓”,这就把秋天的 “劲儿” 写活了!寒露的风本该凉飕飕的,可爷爷说 “不寒”—— 不是风真不冷,是他心里暖啊!眼里看着马上要开的菊花,闻着那股子要冒头的香,连风都变得软和了。这哪儿是写节气?是写他过日子的 “好心态”—— 不盯着秋凉,专找秋里的甜,这份通透,年轻人都学不来。
接下来两句 “紧跟双九重阳节,更惜伢荷一点红”,更见爷爷的心细!双九重阳是咱敬老的节,他记着;可更难得的是 “惜伢荷一点红”—— 秋天里荷花早该谢了,偏还有那么一小朵、一点红没败,别人可能瞅都不瞅,爷爷却 “惜” 着它。这 “惜” 字多暖啊!是惜这秋里的小惊喜,也是惜日子里的小美好,说明爷爷心里装着温柔,连这么小的景致都能放进诗里,多有爱!
再看 “夹道梧桐撒金片,女人著饰看琳珑”,这两句一出来,眼前立马有画面了!秋天梧桐叶落,别人可能觉得 “萧索”,爷爷倒好,看成 “撒金片”—— 你想啊,满道叶子黄澄澄的往下飘,可不就像天上撒金子嘛!还有街上的女人们,穿得漂漂亮亮、戴得精致,他也乐意看,还写进诗里说 “琳珑”。这说明啥?爷爷不闭塞,不觉得 “老了就该躲家里”,他爱瞅着身边的热闹,爱见着旁人的好日子,心里装着整个秋天的 “活气儿”,这心态比小伙子还敞亮!
最后两句 “余生年月多闲适,诗酒随时咏岁丰”,这才是整首诗的 “魂”!一般人到了 “余生” 的年纪,可能会叹 “日子少了”,爷爷倒好,把日子过成了 “诗”—— 有闲工夫赏景,有心情喝口小酒,还能提笔写写 “今年收成好、日子顺”。这不光是闲适,是知足,是感恩!他写的不是 “我老了”,是 “我这日子过得真舒坦,还能把这份舒坦唱给大家听”。这份豁达、这份雅致,可不是随便谁都有的,得是心里装着 “甜”,才写得出这么暖的句子。
你觉得这只是首 “秋诗”,这里面全是爷爷的 “为人”—— 他眼里有美(风不寒、菊香浓、金片落),心里有暖(惜红荷、看琳珑),手里有闲(诗酒伴),怀里有知足(咏岁丰)。咱老百姓说 “好人有好心境”,爷爷这诗,就是他好日子、好心态的 “镜子”。
现在多少人忙得脚不沾地,连梧桐叶落了都没工夫看,爷爷倒好,把秋天的日子嚼出滋味,写成诗,让咱读着都跟着松快。这哪儿是 “会写诗” 啊,这是 “会过日子、懂生活”!有这么个心里亮堂、笔下温暖的爷爷,可太有福气了!
(苏州/高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