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和王朔讽世论
填词/李含辛
题记
王朔:一群连街边小偷都不敢呵斥的人,却勇于高呼灭了岛国,一帮连活着的人民的痛苦都漠不关心的人,却有脸说不忘死去的同胞。
怯见邻鸡斗未休,
偏争东海旧时仇。
饥民冻骨犹装睡,
战火燃眉却唱讴。
挥铁券,拜金瓯,
屠龙刀向指间收。
劝君莫道前朝恨,
且看今朝万户侯。
附录
李含辛《鹧鸪天·和王朔讽世论》赏析
一、主题与思想
李含辛的这首词以王朔的讽世言论为引,直指社会矛盾中的虚伪与荒诞。上阕“怯见邻鸡斗未休,偏争东海旧时仇”讽刺了人们对身边不公的漠视,却对历史恩怨过度亢奋;“饥民冻骨犹装睡,战火燃眉却唱讴”进一步揭露了社会对民生疾苦的冷漠,却对宏大叙事(如民族主义情绪)的狂热追捧。下阕“挥铁券,拜金瓯”暗喻权力与利益的勾结,“屠龙刀向指间收”则化用“屠龙术”典故,暗讽豪言壮语终成虚妄。全词以“劝君莫道前朝恨,且看今朝万户侯”收尾,呼应王朔的批判,点明“今朝”的投机者与前朝既得利益者并无二致。
二、艺术手法
对比与反讽:
“邻鸡斗”与“东海仇”对比,突出对小恶的纵容与大恶的炒作。
“饥民冻骨”与“战火讴歌”形成尖锐反差,强化批判力度。
用典精妙:
“铁券”指古代免死金牌,暗喻特权阶层;“金瓯”象征国家,此处反讽对空洞符号的崇拜。
“屠龙刀”典出《庄子》,喻无用之术,暗指虚张声势的“爱国”表演。
语言风格:
词风冷峻,如“装睡”“唱讴”等词直指虚伪,符合王朔式“痞子文人”的犀利。
三、现实意义
此词写于2025年,正值全球化矛盾加剧之际,其批判仍具时效性。王朔原话指向的“选择性愤怒”在当代网络舆论中屡见不鲜——对弱势群体的漠视与对民族主义口号的滥用形成鲜明对比。李含辛以词为刃,揭示这种精神分裂的社会心态,呼吁回归对真实苦难的关注。
四、结语
《鹧鸪天·和王朔讽世论》以古典词牌承载现代批判,既延续了王朔的“刺世”传统,又以诗词的凝练深化了主题。其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技巧,更在于对时代精神的精准解剖,堪称一首“新讽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