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花蕊(连载18)
毋东汉
(第二章 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③
(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后在苏联形成的无产阶级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基础上,强调用先进思想教育群众,在文艺作品中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以便文艺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人,他的长篇小说《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性代表作品。
(十一)消极浪漫主义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出现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的反动流派。消极浪漫主义作家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仇视资本主义,美化中世纪封建社会,宣扬宗教神秘主义,力图维护封建秩序,阻挡历史潮流前进。
题材多为死亡、衰老、哀怨和梦境,用矫揉造作的华丽词藻掩饰空洞、颓废甚至反动的内容,粉饰现实,麻醉人民,反映了没落贵族阶级的政治愿望与思想感情。
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如英国的柯勒律治、华兹华斯、骚塞,德国的奥.希勒格尔、诺瓦利斯,法国的夏多勃里昂、拉马丁、维尼和俄国的茹可夫斯基等。
(十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简称“两结合”。它要求无产阶级的文艺创作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又要充分地表现革命思想。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诗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陈毅的诗《梅岭三章》等也是“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体现。
(十三)象征主义
十九世纪,欧洲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要求用晦涩难懂的语言表现恍惚迷离的神秘情境。诗人玛拉美、魏尔伦、波德莱尔、韩波和戏剧家梅特林克等为前期代表。后期代表作家有叶芝、托.斯.艾略特、庞德、瓦雷里和蒙塔莱等。
波德莱尔的《恶之神》被公认为象征主义第一部诗集。梅特林克的《青鸟》是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品。
(十四)神秘主义
十九世纪末产生于欧美的一种反动文艺思潮。它否定文艺是生活的反映,强调表现神秘的感觉、幻象,是唯心主义在艺术中的表现。象征主义作品多带神秘主义色彩。
(十五)唯美主义
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最初由法国巴那斯派所提倡,后来影响到英、德、俄等国。它以“为艺术而艺术”为旗帜,否定文学的倾向性、思想性和社会教育作用,追求形式美,背离社会生活,逃避现实斗争,用精巧的艺术形式美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颓废生活,宣扬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
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列尔、邦维勒、戈蒂埃、波特莱尔,英国的王尔德和俄国的费特等。在文艺理论上,英国的佩特更使其系统化。
唯美主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入中国,受其影响而产生“新月派”徐志摩等人的诗。
(待续)
2025.10.9.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