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下午,中国文学最高殿堂:中国作家协会发布本年度中国作家协会入会会员正式名单,盐亭籍著名作家岳定海先生光荣登榜!此次岳先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彰显盐亭文风深厚,源远流长,文脉茁壮,开枝散叶,凸现嫘祖故里盐亭的文化灿烂景象,又展示岳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文学历程,可喜可贺,文光闪闪。现将岳定海先生的作家简历与散文发布于后,以示祝贺!

岳定海,公元1955年农历4月18日生,汉族,中国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中北街人,祖世原籍盐亭县古来乡(今嫘祖镇)石水缸村(岳家湾),另外一脉分布射洪市凤来乡张家沟,系作家、书画家、文化学者、旅行家、收藏家,无党派人士。1958年进入盐亭县城北街幼儿园启蒙,1960年入盐亭县城城关小学(现云溪小学)读书,1965年毕业,1966年遇上狂热的“WG”,1967年入盐亭中学读初中,1969年毕业,1970年做临时工,1971年上山下乡到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两河区章邦公社6大队5生产队(现盐亭县云溪镇东永村,世称“苏家山”)当知青,近七年。后招收回县城当工厂学徒,累计工作于盐亭县塑料厂、丝棉针织厂、二轻局,从学徒工起步,历任办公室主任和民选厂长。1987年考进绵阳市广播电台任主任记者,期间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编采专业和四川省委党校经管专业本科毕业,定居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黄帝元妃嫘祖故里、药圣岐伯故里、治水英雄大禹故里、诗仙李白故里、文豪欧阳修故里、墨竹大师文同故里绵阳。
作家岳定海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原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新诗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集邮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省嫘祖文学院院长),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散文创作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老作家书画院院士,上海《三江知音》杂志社顾问,四川《格调》杂志编委,四川《散文高地》编委,四川《船波文艺》编委,四川省级《嫘祖文艺》编委,电影《樱子》文学顾问,四川赵蕤文化产业园顾问,中国知青协会四川省绵阳市分会顾问,绵阳市政协委员,绵阳市人民政府政风督察员,绵阳市嫘祖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绵阳市岳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绵阳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绵阳市《嫘祖》文艺主编,绵阳市丝雨嫘祖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绵阳散文选》主编,绵阳市三江文化研究院顾问,绵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绵阳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绵阳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顾问,绵阳市盐亭商会顾问,绵阳市广播电视学会副秘书长,盐亭县文同文化研究会顾问,盐亭县岐伯研究开发会荣誉会长,盐亭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盐亭《云溪》文学杂志社顾问,中知协绵阳盐亭分会顾问,绵阳心中艺文化中心顾问,绵阳蜗奇文化传播公司顾问。
作家岳定海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数十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包括“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天地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成都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三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30部,代表作系《我的文学史》《天空之镜》《岳定海文学课》《大地隐秘史》《世界空空荡荡》《日暮乡关何处是》《蜀境》《岳定海散文卷》《劳动之歌》《弥江传》《蓝鸟隐于晚霞》《小史记》《人民》《知青岳定海》《秋风萧瑟》《庚子暮春文稿》《大盆地》《岳定海思想录》《灵魂在高处》《生命激情》《富临外滩花园》《苏家山:知青岁月实录》《故园》《孤独者的梦想》《笔记》《人类的困惑》《老盐亭》《云》《白云下面是家乡》《嫘祖故里大揭秘》《虚拟虫洞》等达五百万字,涵盖小说、散文、诗歌多种文学体裁,相继正式出版发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作家岳定海先后在《收获》“无界漫游计划”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外国文学》《新诗刊》《诗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新诗刊》《江南》《诗选刊》《文学报》《世界名人会》《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纺织报》《工人日报》《中国作家网》《旅游散文》《中国文学网》《中外诗人》《国际诗歌》《名家文学》《中国现代散文精选》《海外文摘》《散文选萃》《中国文学论坛》《大国诗典》《中国当代诗词选》《格调》杂志《大中华文学》《学习强国》《中国知青专刊》《词吟神州》《巴蜀散文年选》《中国知青文学》《四川文学》《中国乡土文学》《天津文学》《鸭绿江》《散文选刊》《河南文学》《青海湖》《西南文学》《重庆散文》《西南作家》《中国西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四川日报》《成都商报》《星星》诗刊《滇池文艺》《中国川剧网》《曲苑》《华西都市报》《绿风》诗社《天山文学》《辽海散文》《群众文化研究》《川鲁散文精选》《四川散文》《河北燕山文库》《山东文学》《当代散文》《四川经济日报》《首都文学》《当代四川散文大观》《海峡文学》美国洛杉矶《世华文艺》加拿大《枫叶文学》《老挝文艺》《西北文学》《成都日报》《拉萨河》《川鲁现代散文经典》《江西日报》《成都商报》《胶东散文年选》《今日头条》《陕西工人报》《中国当代诗词选》《川黔散文选》《大中华文学》《首都文化网》《新三届公号》《燕京文艺》《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桂林晚报》《山花》《环境保护导报》《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上海油岭知音》《湘楚文学》《新浪网》《西南当代作家》《知乎》《晚霞杂志》《联合日报》《四川作家》《天下文摘精选》《四川史志天地》《乡土文学》《西南文艺》《劳动时报》《芳草》《作家文汇》《蜀本》《经营管理者》《星火文苑》《天府影视》《贵州散文》《湖南新传媒》《西南文学报》《方志四川》《晚霞报》《国防时报》《沙河风》《菏泽日报》《鲁北文学》《西部文坛》《封面新闻》《胶东散文年选》《西南信息报》《四川文化报》《贵州省青年文学》《四川招生考试报》《剑南文学》《德阳文学》《嫘祖文艺》《四川文化报》《西南经济日报》《西康文学》《四川省情网》《德阳散文》《四川人文》《西部散文》《德阳散文文萃》《四川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廊坊日报》《散文笔会》《大洼文学》《烟火与星光》《绵阳散文选》《文摘旬刊》《绵阳新闻网》《世界华人作家》《读者报》《金秋文学》《四川农民日报》《红岩少年报》《海棠文艺》《泸州作家》《绵阳科技报》《南充文学》《西昌都市报》《巴山文艺》《三苏文学》《个旧文艺》《牡丹晚报》《绵阳日报》《南充日报》《绵阳晚报》《吾乡》《东方新文学》《西康文学》《四川民生资讯》《德阳日报》《三星堆文学》《乐山三江潮》《新媒体文学》《360图书馆》《蜀道文化》《星星文化平台》《乐山峨眉河》《达州晚报》《潮头文学》《中岩》《沫若文学》《星火文苑》《宜宾日报》《阆中日报》《澧水之水》《嫘祖故里》《太白文艺》《散文笔会》《花溪文学》《绵阳文学作品精选》《伊犁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彭州文学》《崇州文学》《天府诗选》《沱江文艺》《甲鼎文化》《悦读圈》《广元日报》《乐山日报》《伊犁晚报》《嫘祖文艺》《绵阳文学网》《绵阳新闻网》《绵阳广播电视报》《西蜀周刊》《伊犁文选》《升钟湖》《几江文艺》《贡嘎山》《杜鹃花》《桂湖文艺》《泸州作家》《西蜀茶馆》《遂宁日报》《西湖雅集》《五凤溪》《厚道文化传媒》《蜀籁》《五块石》《绵阳政协文史丛书》《子昂诗报》《武东山》《云溪文学》《盐亭百年新诗选》《蒲公英》《光海文学》《嫘祖风》《写乎》《井研文学》《盐亭百年文学作品选》《文同诗刊》《盐亭文史丛书》《盐亭在线网》《嫘祖文化》等几百家国内外重要文学报刊正式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三百万言。
作家岳定海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荣获“鲁迅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奖冠军”,“中国实力诗人”,“中国通俗文艺奖”,“四川散文奖”,“全国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盛世南充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优秀奖”,“金税杯全国文学征文赛优秀奖”,“大美南部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全国长江文学奖入围奖”,“四川文促会优秀作家创作奖”,“四川通俗文艺杯”征文一等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年选》《散文家年鉴》《当代散文文本》《中国新诗协会第四届全国实力诗人卷》《四川散文23家》《四川文学作品精选》《四川散文大观》《巴蜀散文精选》《川鲁散文选》《川冀散文选本》《川黔散文选》《中华诗文创作教材》《汉语》《辉煌与梦想》《蜀本》《胶东散文年选》《湘楚文学丛书》《绵阳文学年选》《文学绵阳》《蜀本》《盐亭百年文学丛书》等选本。
作家岳定海还喜爱书法绘画创作,已创作近千幅气象万千、色彩斑斓、图象奇异、用笔老道的书画作品,已被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和国内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海内外藏家精心收藏,代表作是《泄露天机》《天歌》《物象异类图》《生生不息》《巴山蜀水牧歌图》《魅影》《木叶动秋声》《作家肖像系列》《莲叶何田田》等,发表和展出于《四川日报》《晚霞报》《国防时报》《西陵嫘祖》《绵阳文艺》《蒲公英》《四川文人诗书画展》《四川首届乡村振兴诗书画展》等报刊美术版面、精美画册和成都市、绵阳市诗书画院及上百家酒肆、茶坊、咖啡馆、会议室和展览厅。
岳定海词条入编《中国当代一线诗人名录》《中国作家辞典》《中国作家库》。
附: 辛丑春日笔记
岳定海
我写几行文字,为了这泛滥的春天时光,为了辛丑二字,也为了萌动的腊月至正月的春节情结。
辛丑年的春天确实勃勃生机啊,才阴历正月初五,我所居住的绵阳滨江广场已是阳光盈枝而人流如织了。从富临外滩花园窗口向左边望过去,倚江的越王楼似乎是“手可摘白云”,在这幢由唐太宗李世民第八个儿子李贞担任绵州(今绵阳)刺史期间修建的展示帝王气象的高楼,既给李贞的政绩镀金,也为四川滔滔涪江之畔的绵阳遗存下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越王楼,何其壮观耳!唐代大诗仙生于绵州青莲的李白是登过危楼的,此处讲危而非危哉,是一楼耸进云霄之意,他从匡山寻道而来,又去盐亭拜见师傅赵蕤途经龟山,他要攀援的这座楼晃动着李贞衣袂飘飘的背影,也闪过当地名流学士拾级而上吟诵诗文的场景……李白是不出口则罢了,一鸣当惊世间人,他从夜晚的石阶上跨入正门,顺着弯弯曲曲的木楼上行,来之前被绵州几位文坛好友灌了一些绵软的且酒性很烈的涪江春大曲,头昏脑胀的嚷着要登越王楼,朋友们依着歪歪斜斜走路的李白一层一层地爬到楼之顶,其时越王楼修筑不过33米高一点,扶着江风起舞的围栏,喜酒的李白再叫搀扶他的好友从酒萌芦里倒入一土碗的涪春大曲,仰脖一干二净后叫道,“拿笔来,”随行在画案铺纸磨墨,将狼毫毛笔浸水化开后等待半醉半醒的李白笔走龙蛇……李白自幼在江油青莲乡下生长,对老太婆溪边磨针故事烂熟于心,又曾泛舟于波光粼粼之涪江,探访过山川里边隐藏着的名人轶事,尤其是对大禹治水遗迹的深山与隐没于盐亭的韬略师赵蕤,那是崇敬得无以复加。赵蕤一派仙风道骨,他捻着雪白胡须对李白教诲,科举制休矣。仅此一句,让年轻气盛的李白与八股文终身决绝。李白的毛笔在白纸上簌簌响动,他想起了故乡天空的白云与夜晚的繁星是一样的深邃,想起了人们建筑的楼阁与自家居住的院井是一样的温暖,想起了脚下滚滚不息的涪江与月亮里生活的嫦娥是一样的优美,想起了盆地万家灯火与楼顶的灯笼是一样的明亮……李白掷笔于画毡上,又是一声倒酒,围观者还未醒过神来,忽啦啦一声叫好,端碗倒酒的,展纸念诗的,鼓掌称奇的,已将越王楼之巅惊得星宿乱颤而弯月西沉了。人群里一长者激情长啸: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绵阳越王楼
是夜,李白将绵州越王楼铭刻在岁月的史籍里而不朽,它与崔颢的《黄鹤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列天下四卷奇文,既照耀漫漶的过往,又辉映斑斓的未来!
我换了姿势,正对一条早霞与日光齐飞的涪江,关于四川这条游曳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河流,我还有许多顿悟的话儿要说,暂且打住。因为我目光所及之处,在邈远的乔木参天灌木蔓延之山峰,矗立着一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琉璃金瓦楼阁,它是如此庄重,白云也缭绕着它飘逸,它又是如此深沉,星星也依偎着它闪烁……这个故事在太阳下晒了很多年岁,檐角显得发黄而过程总是令人神往。说的是建安十四年秋,三国刘备应西川刘璋之求率队浩浩荡荡来涪县(今绵阳)协防东川张鲁,他踏骑而来,一路披星戴月,一路水奔万壑,走疲累了,着手下人向表亲刘璋通报刘备的到达,刘璋高兴坏了,从成都直至涪县欢迎,他当年也有一展鸿图之志,听闻刘备的旌旗翻卷在野,人声鼎沸在山而不敢怠慢之,即令随从设宴好好款待。二人在涪城东山见面并欢宴百日,刘备把酒言欢后感慨万千,我好歹还算一位皇叔,然而半生漂泊居无定所,早年还以织席贩履为生,据此大发感慨曰“富哉!今日之乐乎!",后人才将东山改名为“富乐山”。在三国史迹弥漫的四川,尤以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川北咽喉剑门关开始,直到邓艾裹毯滚岩的阴平古道,柏树森森的剑阁梓潼一线翠云廊,刘备屯兵十里的涪城(今四川绵阳)御营坝,乃至在罗江中箭坠马的凤雏庞统,俱是三国传奇人物在蜀道上呼啸嘶吼的史实佐证!一股英雄气升腾在荒草萋萋之间,让我等后来人心驰神往,也渴盼着与横亘山河的将士们马蹄生风,驰骋于辽阔田野与星罗棋布的丘陵之际……

绵阳南塔
我还绕过阳台向富乐大桥望过去,江水万古奔腾不歇,江心天生一座孤岛,但见杂木丛生,水鸟翔集。绕岛的流水奔向宽阔的两座大山之间,左面山名富乐山,不再多叙;右边一山之嘴伸向水畔,而山脊虽矮也依然透露一腔英气,山顶建有突兀一塔,下宽上窄,至尖处忽然挑向朗朗天空……我自然知道这是一座与汉代有关联的塔,它讲述广汉人氏郭玉跋涉到涪县(今绵阳)求学问医时与仙气飘拂的涪翁与虚心问诊的程高有交集的故事,提及涪翁,在今天的绵阳那是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说他驾一叶扁舟出没江水风波里撒网捕鱼,说他在沈家坝的茅屋里坐诊治人不收银两,说他反复思考绘出了中国最早的人体针炙穴位,说他将医术传于涪城得意弟子程高,程高悉心悟之而终有所成,再将岐黄之术传授于好学之徒郭玉,而郭玉不孚众望,被汉和帝任命为太医丞,手摸龙脉,心系宫廷,汉和帝大悦之。我还听说一个染着神话色彩的传说,郭玉日日夜夜地枯坐南山一座小茅房苦读医书,观面相,摸经脉,通医理,接天象,忽开窍门,终成大家。而那一盏照亮长夜的油灯,竟成夜航涪江商旅的导向灯塔,江流似乎更加畅快;也成半夜行者的指示方位,脚下似乎一阵轻松……

绵阳富乐阁
很多研究文史的学者与我交谈时议论到一个奇异现象,在四川浩瀚的巴蜀大地之间,绵阳总之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人文厚重得深不可测,黄帝元妃嫘祖治水英雄大禹诗仙李白文坛领袖欧阳修墨竹大师文同均孕育在这片秘境。而胜迹也灿若繁星,仅看绵阳城市一地便有“亭台楼阁”环绕,西山公园子云亭南山郭玉读书台北山越王楼东山富乐阁洋洋大观一应俱全矣!上文详解了一台一楼一阁,由因一亭子云亭不在我今天的视线里,暂且按下不表。虽说不表,还得简述几句,绵阳西山公园立园悠久,其史学的立足点建立在两件史事之上,一为蜀汉丞相蒋琬的墓茔长卧在衰草残阳之间;一为西汉扬雄困坐此山茅屋饱读经书终成辞赋大家,这一看,环绕绵阳城市的“亭台楼阁”就很有意思了。我还得讲一下延伸于我居住高楼下面的滨江广场,虽然名字土气,也不过取临水修建之意,无甚趣味罢了。其实滨江广场呼作“绵阳外滩”到是妥当万分,它接绵延的东河坝,靠香气袭人的桃花岛,连名头响亮的开元场,白日令游客极目远眺,入夜又上演魔幻的灯光秀,终究是绵阳市民喜欢的一处热闹之地。在挂着一长串猩红色大灯笼的河堤下面铺展着辽阔的草坪,草坡下有几枝竿指向江心,等待彩色浮漂的响动;还有三三两两冬泳者在凛冽的水边拍打前胸后背,抗御寒冷的侵袭;再看蓬勃的野草上搭建着星星点点的帐篷与草上柔软的竹席,忙碌了一周的人们或是躺在帐篷内休息,或是侧睡在竹席上阅读发呆与冥想;旁边暗香浮动的草丛边奔跑着放风筝的大人与孩子,他们将长长的线放出去,牵引着半空的鱼和大鸟飞翔,鱼轻轻地游动,大鸟自在地起伏,在高耸的越王楼一边,在昼夜不休的涪江之上,自在与大美相互交织,演绎出霞光与日影的华彩断章。我顺着滨江广场走动,自然不必说在浓浓荫凉下那一群身着藏袍跳锅庄的快乐人流,不必说穿时尚衣服跳鬼步舞的青春学子,不必说穿一身白衫舞剑的虔诚男女,更不必说穿红着绿跳新疆舞的帅哥靓妹……他们喧哗了这片天地,这片土地又将欢乐与吉祥回报了他们。

绵阳子云亭
我忽然想起辛丑二字,这是典籍上记载耻辱与抗争的时序,亦是光荣与梦想共同闪亮的时刻……它们曾在唐长安元年(701)发生谪仙人下凡的故事,这当然指的是诗仙李白降生四川彰明(今江油)一座民宅。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既辛丑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起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史称“壬寅宫变”,结果未遂。1901年也是辛丑年,腐朽的清朝签订《辛丑条约》,将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年后武昌首义打响推翻清帝制的第一枪。进入1959年到1961年,新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史称“三年自然灾害”。
我依旧记得与儿时春节有关联的模糊的印记:鞭炮炸开时的惊喜,父母除夕夜给我拿压岁钱的热乎劲,一家人围拢火盆守岁的殷切目光和春联张贴门户时的唱诵……这才过了几十年啊,只觉得今晚这一切离我远行,我在黑暗中向虚空摸索一下,什么也没有,眼泪却默默地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