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的瞬间
岐麟散人(陕西)
注定 你是我的一根肋骨
当有雨季来临
周身的关节 隐隐作疼
◇波吒简评:在古老的传说中,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创造出来的。《圣经》中,亚当是世上第一个人类与第一个男人,后来耶和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在幸福的伊甸园。
上帝没有选择头骨或脚骨,而是选择了肋骨,暗示着女人与男人之间平等而亲密的关系,也体现了男女之间的互补性。亚当代表阳刚之气,夏娃则代表阴柔之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性。在生理结构上,男人的肋骨确实比女人少一根。肋骨造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男人和女人本是一体,应当互相尊重、互相扶持。
这首诗的立意,无疑是从这个传说中演绎而来。因思恋一个人而触发的瞬间感受。
首句用圣经典故深化思念的必然性——思念对象是诗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诗中,“肋骨”象征着思念对象,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雨季来临时,这种缺失感会引发全身的疼痛反应,暗示着思念之情已深入骨髓。这种疼痛既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
想你的瞬间,就想到身体里那根失去的肋骨。这种感觉很奇妙,明明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可每到雨天,那些旧伤就会发作。而你就是我的软肋,轻轻一碰,周身的关节便开始隐隐作痛。
爱情就是这样,它让两个原本陌生的人成为彼此的一部分。就像肋骨支撑着身体,你曾经支撑着我的整个世界。现在你离开了,留下的空缺让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
我渐渐明白,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而是让彼此在思念中成长,在痛苦中升华。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感体验,恰恰构成了爱情最动人的篇章。
全诗前两句是静态的比喻,后两句则转为动态的场景描写。运用通感手法,将心理感受转化为生理体验,增强了感染力。“雨季来临”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象征着思念情绪的泛滥。“周身的关节隐隐作疼”则进一步强化了思念带来的生理反应,使情感表达更加立体。从“肋骨”的亲密,到“雨季”的忧郁,再到“疼痛”的强烈,情感层层递进。这种渐进式的表达使短小的诗歌也能产生丰富的情感层次。
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接描写思念的具体对象或场景,而是通过身体的反应来表现思念的深度。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代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中国古诗讲究“意在言外”,这首诗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诗歌又具有现代诗的简洁和直接,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思念
岐麟散人 (陕西)
像极了一条鱼
贪婪地
咬住故乡的饵 不肯松口
◇波吒简评:这首诗,把游子思乡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把对故乡的思恋,比作鱼饵,而自己,则是一尾漂泊异乡的鱼,心甘情愿,咬着鱼饵,死也不愿意松口。
鱼明知鱼饵危险,却仍忍不住咬住不放,游子也明知回忆故乡会带来更多乡愁,却仍然无法自拔地沉溺其中。
“不肯松口”四个字更是将这种执拗的思念推向了极致,宁愿承受痛苦也不愿放弃与故乡的精神联系。“不肯松口”这个意象,既表现了鱼儿面对诱惑时的本能反应,又暗喻游子对故乡记忆的固执坚守。这种执拗的思念超越了理性的考量,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依恋。就像鱼儿明知鱼饵危险却依然咬住不放,游子也甘愿承受乡愁的折磨,只为保留与故乡的最后联系。
鱼饵这个日常物件,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全新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诱惑,更象征着游子与故乡之间那种若即若离、欲罢不能的情感纽带。这种将平凡事物诗意化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远离家乡。这种迁徙看似是个人选择,实则往往带着无奈。人们像被水流裹挟的鱼,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却始终惦记着最初的那片水域。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对根源的渴望。种对故乡的思念就像鱼饵,既甜蜜又苦涩。它时时提醒着我们来自何方,却又让我们承受着无法归去的痛苦。就像鱼儿明知鱼钩危险,却还是忍不住要去咬饵,我们明知回忆会带来伤感,却依然无法割舍对家乡的眷恋。
这种矛盾心理其实很普遍。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表面光鲜亮丽,内心却常常感到孤独。他们想念家乡的烟火气,想念邻里间的亲切问候,想念熟悉的小吃味道。但现实是,回去意味着放弃现有的事业基础和生活圈子,这种两难让很多人陷入纠结。
诗中死也“不肯松口”这句话特别打动人心。它展现了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说明乡愁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身份认同。就像鱼儿把鱼饵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也把对家乡的记忆当作自我的重要组成。放弃这些回忆,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否定自己的过去。它提醒我们,不要完全被功利主义同化,要为心灵保留一片净土。就像鱼儿需要记住最初的水域一样,我们也需要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在全球化时代,人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强,这种“游子心态”或许会成为更多人的共同体验。我们都在寻找平衡点:既要向前看,又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既要适应新环境,又要守护心灵的家园。
◇岐麟散人,本名郑军科,生于陕西岐山,工作于陕西麟游,因心向自由,无拘无束故称岐麟散人,既不忘根,又不失本,麟游县作家协会会员兼理事,麟游县楹联诗词学会会员兼副会长。有多篇微诗在各家平台刊发,担任《华夏微诗社》《东方微诗社》等多家诗社诗评员。
◇波吒,本名田小波。中国散文学会、诗歌学会、微型诗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新诗学会会员,重庆微型诗研究所成员。贵州省作家网签约作家,美国华人诗学会会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各类文章散见国内外三百余家报刊杂志,时有作品获奖入集。参与编写、编辑了开州《三峡移民志》,《扶贫志》《电力志》《旅游导游词》《民间传说故事》及《中国微型诗大观》等二十余本书籍,主编《开州田氏族谱》计八十余万字。出有微型诗集《豌豆苞谷》,微诗合集《25位三行诗诗人作品集》(美国)《中国当代微诗八大家》,散文集《笔耕犁痕》,著有长篇人物传记《月照丹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