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篮球队
——安徽迎客松老年篮球俱乐部用篮球为国庆献礼
二师 房运平

“咚、咚、咚”篮球撞击着地板,与观众的呐喊声交融在一起, 在体育馆上空回响。秋日的哈尔滨红叶林海、天高云淡,第四十一 届全球华人邀请赛在这里激战正酣。我和我的迎客松老年篮球队过 关斩将,以顽强的意志冲进了决赛。
69 号队员沉稳地运转着篮球,不经意,“嗖”地一下传了出去。 78 号一个巧妙转身,闪过疯狂的拦防对手,迅速接过篮球。他巧妙 地穿裆运球,飞快地从背后递给冲过来的 76 号。76 号一个熟练地三 步跨栏,篮球掠过指尖,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唰”的一声飞进了 白色篮网。一声响亮的哨音,全场比赛结束,安徽迎客松老年篮球 队获胜。

好奇怪的队员编号啊?其实这是我们队员的年龄。后卫夏本华 六十九岁,中锋王作平七十八岁,而我七十六岁,这是我们三个人 的一次巧妙配合。我们的优秀队员还有很多,像牛和斌六十七岁,汪镖六十九岁,沈非攻七十二岁,杨继保团长八十五岁,孙传德老师年逾九十二岁。迎客松老年篮球队六十五岁以上就有十几人。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十四岁上中学时,就与篮球结下了不解之 缘,至今六十多年了。从学校到军营,再到地方转业,直至担任安徽省裕安集团董事长,从未停止抚摸那带有细密颗粒的棕色球体, 从未停止享受汗水滑过皮肤的黏腻。不管夏日场边的热浪,还是冬 日球面的冰冷,一直奔跑在球场上。

我的篮球梦至今未醒。篮球是自己的特殊爱好,已经融进了我生命里。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工作变动,我来到省城合肥,也因此有机会结识了更多的篮球俊友良师。退休后,我和我的球友志趣相投,都响应国家号召的全民健身运动,而篮球运动正是践行全民健身国策的绝佳载体。在我的倡议下,组建了这支老年篮球队,并担任首任队长。之所以命名“迎客松”,是因为它不惧风吹雨打,不畏凌霜傲雪,依然笑迎天下客,蕴含着顽强、包容、和谐、乐观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

时光荏苒,从一九九二年至今,这支队伍已经走过了三十三个春秋。场地从沙土地变成水泥地,又从水泥地变成塑胶地,推陈出新;我们的队员从中年到老年,一茬又一茬,不断发展壮大。只可惜天命不由人,有几位当年的好友已经作古,令人惋惜;欣慰的是,尚有几位耄耋老友还在与我们朝夕相伴;可喜的是,更多“新老年人”加入集体,壮大了团队,一同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2014 年,全民健身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整体发展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兴趣。我所带的迎客松篮球俱乐部也受到众多群众的喜爱,前来报名的群众络绎不绝。来者不拒,我们就按年龄分组培训,科学组织军事化训 练。底子薄的群众人数多,我们就开创篮球新玩法,让他们尽情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有功底的人较少,就精挑细选出来,组队强化 训练。目前,能够代表俱乐部出征的队员已增加到40 多人,迎客松 俨然成为一支强大的老年篮球队了。

迎客松老年篮球队受到安徽省体育局和安徽省篮球协会的高度 重视。他们给予迎客松老年篮球队极大的关爱。教授训练技能,提供训练场地,帮助支持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种比赛活动。我们先后参加了厦门,洛阳,寿县等全国中老年篮球比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战果。特别是在这次哈尔滨全球华人邀请赛上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我们篮球队得到体育局和篮协的高度赞赏。我们深知,正是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迎客松老年篮球俱乐部才得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今后我们迎客松老年篮球俱乐部必将不负众望,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的唯一爱好就是打篮球。大半辈子走过来,有篮球就开心,有球友就快乐,到球场就兴奋。可以说,篮球运动早已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我很幸福,因为我看到,球场上的迎客松已是枝繁叶茂, 四季常青。

结缘篮球六十载,人生能有几甲子?几十年来,我个人无偿投入许多资金和物资建设俱乐部,付出很多精力。但是我无怨无悔, 因为我和我的篮球充满着爱国情怀,充溢着纯洁友谊,肩负着殷切希望,圆润而饱满,情深且意长。
未来路漫漫,情怀永未已。我和我的球友一道,将会再壮凌云志,更攀万仞峰!


作者房运平,1971年入伍,铁二师汽车营四连战友。安徽迎客松篮球俱乐部领队 。
2025年9月30日
责编 槛外人 2025-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