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村T 双节映乡魂
文/周丽
当"中阳村T"的帷幕在中秋明月下落下,作为参赛者与"魅力新秀奖"得主,我的思绪仍沉浸在那片“非遗与时尚”交织的星河之中。
七月流火,音乐协会"春之邑"模特队便开启了淬炼之旅。杜姐每日拖着半人高的音箱辗转多地,从地下停车场到幼儿园操场,从音协斗室到居委会大院,都回荡着她略带沙哑的节拍声。这支由20余位零基础爱好者组成的队伍,在纪律松散的困境中举步维艰。直到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梅姐请缨带队,她不仅无偿提供珍藏的剪纸服饰,更以专业姿态重塑排练体系。那些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身影,终于在初赛、复赛舞台上绽放光芒,虽未能跻身决赛,却为团队输送了十余位个人赛选手。
9月25日晚,进入决赛的50位个人选手和7支团队陆续来到赛场。巨型T台矗立在中兴广场中心,如银色方舟泊于灯火海洋。南瓜雕塑、蓝色花布与稻草粮囤构筑的艺术装置前,选手们一波波拍照留念,巨大的宣传条幅和热气球随风摇摆,临时搭建的蓝色帐篷醒目标志着报道抽签处、化妆室、男女更衣室、热水供应点、组委会服务点。舞台前方分区整齐摆放着红色座椅,一团团干冰释放的雾气蒸腾,将舞台衬托得仙气飘飘,若隐若现,如同将天堂搬到人间。
选手们身着各式走秀和才艺展示服装,有非遗剪纸刺绣类的、有农耕服饰类的、有代表时尚元素的、还有自行设计创作的个性化服装。如头戴羊角发箍、身着三米羽衣、代表中阳柏籽羊的羊羊装,用中阳黑木耳缝制的木耳衣,用莜麦杆编织的生态裙裾,用红辣椒和玉米棒串成的丰收华服,我穿的是中阳“凤凰阁”和“烈士楼”图腾剪纸服,选手们的服饰将中阳1300年农耕文明与当代审美的碰撞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团体赛中,“农民丰收”团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凤尾莜麦”的种植、收割、清选、炒制、碾磨、烹蒸全过程,犁耙簸箩、锄头铁锹、连枷木锨、箩筐簸箕这些农具也都立体呈现在舞台;“指尖魅力非遗”团表演剪纸、刺绣、泥塑画面,小朋友围在绣娘旁认真观看学习,剪纸艺人一起研创新作品,身着刺绣嫁衣的新郎新娘在唢呐吹奏中展示吕梁婚嫁习俗;“多元枣林”团的表演更精彩:煤矿工人头顶矿灯开采推拉精煤,导游带着旅游团在乡村旅游讲解,养殖员怀抱“柏籽小羊”,英姿飒爽的美女戴着头盔骑着摩托车轰轰作响,吹鼓手庆祝丰收景象;其他几支团队分别代表时尚元素,穿晚礼服、练武术、跳现代舞,共同编织着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偌大的广场上挤满前来观看助阵的老百姓,中阳城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声笑语。 中阳村T不仅吸引着省市媒体,更吸引着国家级的人民、腾讯、新浪、新华以及抖音快手等20多家平台同步直播。面对镜头,我深情讲述中阳“非遗+时尚”的创新理念,贵州村T核心推动者,苗绣传承人杨仕英和民族文化推广使者杨小兰,身着苗族盛装,与中阳剪纸同台演绎“中华非遗秀”,“中模联超模团”更为中阳人民带来走秀视觉盛宴,她们身着中阳剪纸艺人制作的中国红和青花瓷系列剪纸服装,迈着自信轻盈的猫步亮相舞台,像仙女下凡一样款款而来,赢得了如雷般的掌声。最后1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乐爽中阳”、“中阳村T”以及中阳剪纸、黑木耳、柏籽羊、核桃等本土特色物产图文并茂呈现在广场上空,当“我爱中阳”、“凤凰展翅”、“祖国万岁”的天幕点亮夜空时,广场上顿时激情澎湃,从心底燃烧的爱国情怀将双节的喜庆推向沸点,这正是中阳人民献给祖国母亲最动人的节日赞歌。
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文化盛事,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月光下的中阳城,正以非遗为翼,在时代浪潮中振翅翱翔。
2025年9月27

作者、主播简介:周丽(利君),晋南人,喜欢朗诵音乐舞蹈,偶尔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