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蔡秋容
诵读/铁魂/大连市朗诵家协会
诗作者/邹晓兰(志愿者)
大别山的红土孕育了你善良初心
花桥镇的炊烟浸润着你淳朴芬芳
年幼的身影跟随在父母去邻家嘘寒问暖
你沐浴着慈善的光茁壮成长
薪火相传点亮慈爱烛光
也长成了父辈有爱的模样
三十七块五的工资,分出三分之一的暖给需要的人
三十余载春秋,不忘项奶奶的冷暧时光
啃着馒头咸菜,却把温饱
悄悄送入孤老的米缸
四十八个冬夏,党徽在胸前闪耀
每一次心跳,都与民生的脉搏共振同频
那是血脉里传承的灯盏啊
是红色儿女最本真的虔诚
是善良的种子,从此在爱的土壤里疯长
2012年东湖晨光朗朗
六把扫帚开启了退休的你志愿新章
此后的红马甲队伍如春潮涌涨
从“爱心奶奶团”到“公益服务中心”
从楼道清扫到交通劝导
红马甲的队伍从巷陌漫向街坊
红袖章划出的弧线里
三千名志愿者如春笋破土
三十二支分队汇成爱的海洋
“武汉市最美志愿者”
让武汉这座城市的褶皱泛起温柔的光芒
回到武穴,你志愿者的旗帜再度高扬
半年聚起千六百巾帼女郎
剪纸传情,助学育梁
现金常带,为老人应急解囊
四望镇王桂容老人家有了年货
抗美援朝遗属的家里笑满堂
听障儿童耳畔响起的声音
是你捐资让他们聆听到的世界回响
疫瘴锁大江时,你逆向而往
武穴八座岗亭,有你不眠的守望
核酸棚下的寒露,染白了你疲惫的鬓角
空寂的街巷中,你送去温暧与希望
无数双受过温暖的手
记得你沙哑的劝勉,坚毅的目光
你站上了北京“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奖台
仍记得需要帮助的人
“全国最美家庭”背后的数字里
五十万个人捐资
一千万善款的奔流
是一个48年党龄赤子的责任担当
白内障术后三日,你又披甲上场
家人是你最稳的后方
儿子的方向盘,碾过公益的万里长巷
儿媳的社工证,写满志愿精神的篇章
孙子采买年货的小手
在援朝遗属门前叩响
老伴承包的荒山,松涛化作善款的波浪
四代人的志愿家风,比奖杯更沉重
“蔡头”的声声亲切呼唤
与三千志愿者的脚步合成一首爱的序曲
在武穴大地飞扬
你说自己只是滴雨水
却汇成了润泽两万人的力量
当巾帼志愿服务队的旗帜
飘过田家镇、大法寺镇、花桥镇
当二十支小队变成春风的模样
我们终于读懂——
伟大原是细小善意的守望
磅礴来自温柔坚持的力量
有一种信仰叫扎根泥土
有一种力量叫微光成阳
有一个名字叫蔡秋容
你用一生写就
志愿服务的壮丽篇章!
看啊!武穴这燎原的志愿者星火正旺
“生命不息,志愿服务不终场”
你温暖过的地方
早已是春风浩荡
身后三千红马甲的洪流——
都是你写给世界的,最磅礴的诗行!
志愿者:邹晓兰
诗评:金色中国,志愿者
以诗为碑,镌刻赤子担当——评邹晓兰《赞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蔡秋容》
邹晓兰的这首赞歌,以深情为笔、以事实为墨,将蔡秋容的一生善举谱成动人诗行。全诗既见个人成长的温情轨迹,更显公益事业的磅礴力量,如一部浓缩的“志愿人生史诗”,让“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形象立体鲜活,直抵人心。
从结构脉络看,诗作以“时间”为轴,层层递进勾勒人物轮廓,堪称“编年体式的赞歌”。开篇从“大别山红土”“花桥镇炊烟”的童年底色写起,“跟随父母嘘寒问暖”的细节,为“善良初心”埋下伏笔;接着聚焦中年履职时光,“三十七块五工资分暖”“记挂项奶奶三十载”,用具体数字与事例,展现其“党徽闪耀”的责任担当;再到退休后“六把扫帚启新章”,从武汉到武穴,从“爱心奶奶团”到“千六百巾帼”,记录公益队伍的壮大;最后以“四代家风”“燎原星火”收束,将个人善举升华为时代精神,脉络清晰且情感层层升温,让读者顺着时间线,读懂蔡秋容“一生志愿”的坚守。
诗作最动人的亮点,是“以小见大,细节见情”。没有空泛的赞美,只有一个个可触可感的场景:“啃着馒头咸菜,却把温饱悄悄送入孤老的米缸”,一个“悄悄”写出无私;“白内障术后三日,你又披甲上场”,“三日”的时间细节凸显执着;“孙子采买年货的小手,在援朝遗属门前叩响”,孩童的动作让“志愿家风”有了温度。尤其对“数字”的运用,“五十万捐资”“一千万善款”“润泽两万人”“三千志愿者”,这些具体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蔡秋容担当的具象化,让“伟大源于细小善意”的主旨有了最坚实的支撑。
在情感表达上,诗作实现了“个人崇敬”与“群体共鸣”的完美融合。诗人以“你”为倾诉对象,“你说自己只是滴雨水”“我们终于读懂”的互动式表达,拉近了与人物的距离,更让读者产生共情;而“武穴八座岗亭的不眠守望”“核酸棚下染白的鬓角”等抗疫场景,勾连起集体记忆,让蔡秋容的形象不仅是个人榜样,更成为时代精神的缩影。结尾“身后三千红马甲的洪流——都是你写给世界的,最磅礴的诗行”,将个人与群体、当下与未来相连,情感推向高潮,留下悠长余味。
整首诗语言质朴却饱含力量,既有“薪火相传”“微光成阳”的诗意比喻,也有“红袖章划出弧线”“松涛化作善款”的生动描写,雅俗共赏。它不仅是对蔡秋容个人的礼赞,更道出了“志愿精神”的真谛——伟大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温柔坚持”。读罢这首诗,我们记住的不只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荣誉,更是一个老党员扎根泥土、润泽人心的赤子模样。
主播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