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济宁分会的申请
敬爱的曹会长:
济宁,古称任城,是举世闻名的“孔孟之乡、礼义之邦”,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诞生了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智慧光芒与仁爱精神,深深浸润着这方水土,塑造了其崇文重教、诗礼传家的深厚传统。《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璀璨源头,其雅言正声与济宁这片土地的文化气质血脉相通。在此背景下,我们深切感受到于济宁成立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分会之必要性与迫切性,特此郑重提出申请。
一、 成立背景与地域文化优势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桑梓之邦”,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底蕴。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奠定了诗词在人文教化中的核心地位。儒家文化中“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兴观群怨”的诗歌功能论,以及追求“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均为中华诗词的创作与鉴赏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与价值导向。李白曾寓居任城二十余载,留下大量不朽诗篇;此外,济宁区域内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共同构成了诗词创作的丰厚土壤。成立分会,正是要植根于这片独特的文化沃土,传承中华文脉,彰显地域特色。
二、 成立目的与重要意义
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依托“孔孟之乡”的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与弘扬儒家诗教精神,推动中华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 繁荣地方文化事业: 汇聚济宁地区乃至周边区域的诗词爱好者、研究者与创作者,搭建专业的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采风、创作、研讨、吟诵等活动,激发创作热情,提升整体诗词创作与研究水平,助力济宁文化强市建设。
3. 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通过诗词的教化功能,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提升市民人文素养、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4. 加强文化交流互鉴: 作为连接全国诗词界与孔孟之乡的桥梁,分会将积极组织开展与国内外诗词组织的交流活动,宣传济宁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其在全国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
三、 宗旨
宗旨: 团结济宁地区广大诗词工作者和爱好者,继承和发扬中华诗词优良传统,繁荣诗词创作,开展理论研究,培养诗词人才,致力于中华诗词的普及与提高,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我们坚信,在华夏思归客学会的悉心指导下,在济宁这座饱含诗意的文化名城,分会必将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凝聚各方力量,让中华诗词在孔孟之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恳请学会研究并批准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江道居士(王凤翔)
2025年10月2日
个人简介:王凤翔,字延航,笔名:江道,自号:山城居士,山东济宁市人。国家高素质人才、青年书法家、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诗人。代表作《青春志途》、《君不见.游峄山》等。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约作家!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济宁分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