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镇原书法名人邓博五先生
文/秦颖儒(甘肃)
邓博五先生,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初二生于甘肃省镇原县临泾乡,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九日因病逝世,享年九十岁。邓博五先生是著名书法家。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鲁南书画社理事。曾任陇东画院副院长和庆阳地区书协副主席。他的书画作品在陇东地区广受欢迎,被视为镇原“书画之乡”的代表人物。邓博五先生的书法作品融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诸家笔法,形成庄重遒劲、自成一家的书法风格,尤以魏碑见长,作品多次获奖,被国内外书画爱好者收藏。
邓博五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师从焦澍生,8岁开始临池习书,早年从军并从事文秘工作。1958年受冤入狱27个月仍坚持创作,其书法以王羲之帖为门经,颜、欧为基础,兼学汉魏碑贴,形成独特风格,整体稳健浑朴,运笔潇洒刚劲。画作以墨竹称著,水墨淋漓,意境优雅。笔者认为陇上书界名宿邓博五先生对镇原后学书画艺术的引领有很大作用。
邓博五先生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过书记(旧体制将文书称为书记)他和日本留学生著名书法家刘养锋先生交往甚密。1941年刘养锋先生辞掉宁夏省教育厅长、省政府秘书长后回故乡创办镇原中学任首任校长,邓博五先生被聘为书记(相当于现在的教导干事)邓博五先生的书法作品造诣之深,堪称典范。精品力作,炉火纯青。功力在手碗上,显现在作品中。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既有古意又不失创新,令人耳目一新。他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气息,极具观赏价值。字迹端庄秀丽,刚柔并济,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柔美,笔画细腻,字迹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令人叹为观止,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极高的书法水平。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任镇原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时被通知到兰州参加甘肃省科协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时任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魏庆同先生,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养廷先生(省科协主席由副省长李重庵兼任)均向我打问索求邓博五先生书法作品。参加完兰州会议返回镇原后我登门拜访了邓博五先生,买了他的多幅书法作品。一个偶然机会我在镇原县城看望老朋友郭林祥书记时,看到他家存有民国三十二年邓博五先生书写的前赤壁赋局部内容,我非常喜欢,看了很久。郭林祥书记看我喜欢就作价卖给了我。建国前邓博五先生的书法作品民间已留存很少,这幅作品己珍藏83年,对研究邓博五书法艺术成就很有参考价值。
邓博五先生一生坎坷。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他生前和我亦师亦友,给我讲述过他被镇原所谓的“许张反革命集团”冤假错案牵扯入狱二十七个月及平反后被组织安排他在“许张反革命集团”冤案平反大会上代表冤狱人员发言的往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博五先生任镇原县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方面卓有政声。
甘肃省政协原主席王秉祥作序,邓博五先生草书的《孙过庭书谱》是他留存在陇原大地的书法精品,该书的出版给陇原书界增添了新亮点。激励书界后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