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荷
文/轻 舟
转眼
又是一个秋
塘中的荷
已经偃旗息鼓
她的唇
些许干瘪
花仙子
曾经的妖娆
转眼
少了风姿
多了几许清愁
那枯折的杆
好像
断臂维纳斯
成了一株
褐色的雕塑
这种残缺的美
真的像
文人的傲骨
乙巳年秋于鄂州
《秋荷》诗评
此诗以极简笔触勾勒秋荷之态,却于浅白文字中藏深韵,将“残缺之美”写得细腻又有风骨,是一首兼具画面感与精神内核的佳作。开篇“转眼/又是一个秋”以口语化的时间轻叹切入,平淡中带出时光流转的自然感,为秋荷的登场铺垫出静谧的氛围。
诗中对秋荷的描摹堪称“以形传神”:“唇些许干瘪”“少了风姿/多了几许清愁”,以拟人化手法赋予秋荷人的情态,褪去夏日妖娆后,那份含蓄的愁绪更显动人;而“枯折的杆/好像/断臂维纳斯/成了一株/褐色的雕塑”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将枯荷与断臂维纳斯作比,瞬间打破“枯即衰败”的惯性认知,让残缺从“凋零之象”升华为“艺术之美”,画面感与想象力兼具。
结尾“这种残缺的美/真的像/文人的傲骨”则完成立意的升华,将秋荷的形态之美与文人的精神气节相连,让“褐色雕塑”般的秋荷不再只是自然景物,更成为一种人格象征,余味悠长。整首诗无华丽辞藻,却于质朴中见真情,于细微处显深意,把秋荷的“清愁”与“傲骨”写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