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一游医与攻诗感怀(新韵)文'流星雨(刘心宇)
安以出身论始终?池中无水困蛟龙。
基牢岂惧狂涛险,智远方存浩气冲。
医路卅年成苦旅,诗洋万里剩孤鸿。
熊鱼并取贪心甚,划破层云见昊穹。
作者简介:
流星雨,本名刘心宇,男53岁,河南开封人,中医副主任医师。游医四海,服务万邦。赏湖光山色,品风土人情。舒怀遣兴,多有所得。诗词发表于《中州诗词苑》、《东方文学爱好者学会》、《诗天子》、《中国人民诗刊》、《今日头条i》丶《都市头条》、《中华文学社》等
《七律·游医与攻诗感怀》是刘心宇(笔名流星雨)一首将医者生涯与诗路求索交织抒怀的佳作。全诗以反诘开篇,以凌云收束,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深层思考。以下从意象、结构、情感与哲思四个维度展开解析:
一、意象对峙与精神突围
1. “出身”与“蛟龙”的象征
首联以“安以出身论始终”发起对世俗成见的批判,继以“池中无水困蛟龙”自喻——医者如困于浅潭的蛟龙,暗指现实条件对才华的束缚。这一意象既点明游医漂泊的处境,又为后文“划破层云”的升华埋下伏笔。
2. “狂涛”与“浩气”的张力
颔联“基牢岂惧狂涛险,智远方存浩气冲”形成双重对抗:医术的扎实根基对抗世路艰险,诗心的辽阔智慧滋养浩然之气。两句虚实相生,将医者的实践理性与诗人的理想主义融为一体。
二、时空交织的双重苦旅
1. 医路卅年:生命的跋涉
“医路卅年成苦旅”以“苦旅”一词凝练游医的行迹与心迹——不仅是身体上的跋山涉水,更是对生命疾苦的持久关怀。时间维度上的“卅年”与空间维度上的“万里”对照,强化了求索的孤寂与坚韧。
2. 诗洋万里:精神的独航
“诗洋万里剩孤鸿”中,“孤鸿”意象极具感染力:既指诗路上缺乏同道者的孤独,又暗含对艺术高境的执着追寻。与上句对仗工整,形成肉身实践与精神探索的复调叙事
三、贪心与超越的哲学叩问
尾联“熊鱼并取贪心甚”化用《孟子》“熊掌与鱼不可得兼”,却反其意而用之:诗人直言对医道与诗心的双重渴望是“贪心”,实则表达对生命完整性的追求。这种“贪”恰是对工具化时代的反抗——不满足于单一社会角色,追求灵魂的丰盈。
末句“划破层云见昊穹”以动态意象完成精神飞跃:“划破”一词兼具医者手术刀的精准与诗人笔锋的犀利,而“昊穹”既是医学探索的宇宙规律,亦是诗歌追寻的终极真理。
四、艺术特色与新韵运用
1. 对仗的匠心
诗中“基牢”对“智远”、“狂涛险”对“浩气冲”、“医路卅年”对“诗洋万里”,工稳中见遒劲。颈联“苦旅”与“孤鸿”的意象组合,将具身性体验升华为存在主义式的生命观照。
2. 新韵的现代性
采用新韵打破古典格律的束缚,如“穹”(qiong)与“鸿”(hong)在普通话韵母中的呼应,体现当代旧体诗创作在音韵上的创新,更贴近现代情感表达。
总结:医诗互济的生命诗学
刘心宇此诗的可贵之处,在于构建了一种“医诗互济”的生存哲学:
· 医者之眼洞察肉身之苦,赋予诗歌沉实的温度;
· 诗者之心超越现实困窘,赋予医道飞升的维度。
这种双重视角最终在“划破层云”的瞬间达成统一——当一个人同时拥抱术业与心魂,便能在尘世困顿中凿开通往星辰的甬道。
此诗不仅是个人感怀,更成为当代知识人精神立场的隐喻:在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我们仍渴望以完整的人格对抗异化,在技艺与心性的交融中寻找生命的崇高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