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会长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王新新,性别,女,汉族,研究生学历,河南温县人,九三学社社员。高级会计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业余时间,喜欢文学创作,散文作品散见于《中华纵横》《艺点文化》《河南经济报》《河南青年时报》《大连文学》《河南保险》等多家报刊杂志及学习强国平台。亲情散文《父亲》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苦难中打捞生命之光》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终于读完了《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以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城乡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一群社会底层普通人的命运轨迹,串联起时代变迁的壮阔画卷。我几乎是在泪水的浸润中读完此书的。
少安收到润叶的信后,因家境贫寒与自卑而独自在山野哭泣时,我跟着落泪;少平初恋失败后失魂落魄地漂泊时,我为之揪心;少平在异乡闯荡饱受生活磋磨时,我数度哽咽;润叶失去少安后的痛彻心扉,让我心生怜惜;而少平在晓霞牺牲后,独自回到两人相约的杜梨树下时,那个寂寥的场景更让我泪流满面……
书中的人生仿佛一面棱镜,折射出太多苦难。它们考验着人的心智,磨砺着人的意志。我们这一代人,或许只赶上了苦日子的尾声。
记忆里是几分钱都买不起的老冰棒,是过年时穿着借来的衣服走亲访友,是大人们在田间用树叶为孩子擦屁股的窘迫场景。这些模糊的片段,在重读往事时被一一唤醒,让我们得以触摸那个物资匮乏却充满韧性的时代。
路遥的笔触堪称神来之笔:他笔下的平凡人,在贫穷与落后、痛苦与欢乐的交织中,在家长里短的乡村图景里,无声诉说着一代人的生存哲学。这些普通到尘埃里的生命,用平凡的轨迹书写着不平凡的历史。合上书页时,我常常思索:路遥在创作时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才能让双水村的男女老少如此鲜活地立在读者面前?每个人的思想、言行、抉择,都带着时代的烙印,却又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当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时,人性的自私与挣扎都变得可理解、可原谅。其实,这并不是妥协,而是用理性视角对历史的温柔凝视。
但即便在苦难的底色上,依然有星光闪烁:少安少平兄弟在黄土地上的奋力跋涉,金秀香兰在灶台前的坚韧守望,金波润生在时代浪潮中的跌撞成长……
他们让我在字里行间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那些为生计奔波的疲惫,那些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那些在泥泞中依然抬头望向星空的瞬间。
反观当下,物质丰裕的时代却弥漫着浮躁之气。孩子们挑剔食物的口味、服装的品牌,抱怨着学习的繁重;年轻人不安于工作,甚至过着啃老的生活;些许挫折就能让人一蹶不振。我们拥有太多被漠视的幸福,却在幸福里学会了吹毛求疵。唯有在书页间回溯往昔,才能让模糊的记忆重新清晰.......
原来那些在贫困中滋生的坚韧、在苦难中孕育的温情,才是生命最珍贵的养分。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不仅是为了净化心灵,更是为了铭记初心。《平凡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是精神的升华与生命的启示:如何在艰难中保持尊严,如何在困顿中坚守善良,如何在平凡中活出价值。人生本就不是坦途,而看待世界的心态,终将决定我们行走的方向。当我们在书中与那些苦难的灵魂共鸣时,也便懂得了生活的全部意义。不是超越他人的辉煌,而是在尘埃里种出花来的勇气。
《老宅》
五一放假回了趟家,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我到县城接上二哥一家与母亲,准备一起回老家看看。
父亲去世后,母亲便随二哥一家住在县城。唯有大哥仍守着老家,他的新房盖得很敞亮,屋后的青菜畦绿意盎然,邻居家的空地上野草疯长,一条被岁月踩出的小路蜿蜒曲折,在小路上走着,竟有大都市难寻的惬意。故乡的亲切,一直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心底最柔软的思念。
久别归来,空气里都是熟稔的暖意,乡亲的笑脸、泥土的腥气、椿芽的香味,大哥特意为我准备了新摘的香椿,说是等我回来带走。指尖触到那带着露水的紫红叶片,忽然就想起了老宅。与兄妹们商量着去院子看看,心里有些惊觉:我与它,竟已阔别数十载。
老宅后院曾有棵合抱粗的香椿树,每到初夏,母亲便让大哥砍下嫩枝,撒上粗盐腌制。那些缺菜的年月里,咸涩的椿芽是饭桌上唯一的亮色。从后门进去时,却被满院疯长的绿藤拦住了脚步。野草灌木交缠成密不透风的绿墙,连下脚的空隙都无法找到。细雨沾衣,我们只好绕到前门,却见杂草漫过石阶,在门槛下织成绿毯。妹妹忽然在门口轻轻叩门,带着孩子气的调皮喊了声:"爸,我们回家了!" 话音未落,我的眼眶已泛起潮热。父亲走了十年,这扇门后的烟火气,也跟着散了十年。
记忆突然在雨幕里清晰起来:小时候在桃树下追逐,看石榴花染红整个院落;柿子黄透时我们一个个爬上树杈,大枣成熟时大哥晃着树枝,全家人在树下捡着滚落的果实,我们吃着捡着打闹着;太奶奶操着浓浓的郑州口音喊我吃点心,她晃着小脚踩上矮凳,去够房梁上挂着的竹篮;奶奶总在父亲回家时,端来一碗精心赶制的酸汤面叶儿;夏日午后,奶奶穿着大裆裤在院里浇花,露着干瘪的乳房,任阳光晒着她白皙的皮肤,还笑着让我给她挠背;爷爷则总在上房里拨弄算盘,噼啪声里混着旱烟的淡香,我曾偷偷叼起他的烟袋,被辛辣的烟气呛得直咳嗽。
父亲病退后在院子里养了很多鸡,每日晨练归来,总要带回一篮子野菜,"咣咣" 剁碎了喂他的鸡,看着鸡群抢食儿的样了,他的笑容里带着无比的满足与心喜。
可这些温暖的画面,都已封存在老宅的残垣里。如今它空落了数年,砖墙爬满青苔,窗棂结着蛛网,却依然是我们兄妹心中的圣地。站在邻居家的墙头望过去,雨丝斜斜的掠过荒草,打湿了老宅,也打湿了记忆的中的童年。二哥提议拆了重建,我却突然有些惶恐起来,若这斑驳的土墙都消失了,我们与童年的“脐”带,岂不是要被彻底剪断吗?
老宅承载了我二十多年的青春,每一块砖都刻着成长的印记。青苔漫延的台阶上,有我们学步的摇晃;雕花的窗格里,映过我读书的侧脸。真希望能寻个晴日,细细清扫庭院,在香椿树下摆一张旧桌,泡一壶浓茶,让时光在这里慢下来。 这不仅是对老宅的交待,更是对漂泊半生的自己,一次温柔的回眸。
【诺贝尔文学杯】2025中华区文艺大赛
大赛日期:2025年10月2日--11月23日
大赛官方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在全球文坛,声望最高的人物当属诺贝尔先生。他为推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功勋卓著,有目共睹;他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巨大影响无以替代!
为纪念诺贝尔先生的伟大成就,引导文学艺术积极健康发展,向诺贝尔文化靠拢,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特发起“诺贝尔文学杯2025中华区文艺大赛”,欢迎广大作家、诗人、书画家们踊跃投稿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2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1、《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人物》隆重征稿!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1、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
2、达到入选条件者,按照页码安排稿件。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总会长:尹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