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源山庄
/彭 城
夷陵腹地,楚水荆襄,秦巴大山,磷矿深藏。董家河村,黄柏河源。峰峦叠翠,旖旎隽秀。绿树掩映风光美,怪石嶙峋耳目新。孤峰耸立云霄汉,迷雾萦绕蟠桃园。漫步初看,千余景致堪比张家界;赏景游玩,万般欢乐犹攀花果山。佳丽邀约,引人入胜伊甸园;情侣携伴,探幽觅境活神仙。峡溪垂钓,野生鱼虾皆系天然;沟谷探险,空气富氧健身美颜。
开开心心痛痛快快玩乐至天色渐晚,黄柏源山庄无公害农家蔬菜炒几盘。品一品深山传统小作坊秘酿老烧酒,尝一尝桔叶火塘怄青烟薰制腊香肠。聊一聊三国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故事,听一听釆茶小妹吟唱茶乡曲调十八摸的趣乐,嗅一嗅下里巴人农耕细作的乡土气息。仰看星光灿烂之银河长空,侧耳秋虫低鸣的撩人夜色。尽享特色农家小院的秋月宁静,细瞧娇娘眉眼羞笑的迷人浅靥。
借一宿农家独院小洋房,远眺西沉钩月的稀薄银光。与心爱的娇娘窗台下酌韵律、敲平仄,遣词赋妙章,同枕香衾共圆梦境至东方微亮。换衣裳、梳新妆,洗漱收拾好匆忙。电话铃声阵阵响,挥手道别礼仪长。即便念念不忘,三步一回头地匆匆赶赴下一趟。
附古风一首:
黄柏源山庄,农家菜飘香。
厨工献手艺,茶酽媚娇娘。
位良山磷矿,居昌达侧旁。
休闲亦观光,暑夏自然凉。
峰峦蕴秀丽,文化渊源长。
古镇殷家坪,千载声名扬。
感恩共产党,僻壤奔小康。
秦巴富矿藏,铭记李四光。
注释: 夷陵文化名人、欧阳修第三十八代后裔、六一书斋主人欧阳运森老先生在殷家坪发现的司水消灾神牛铜像报送国家权威鉴定系宋朝遗物,故谓“文化渊源长”。
上世纪五十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断定夷陵深山有大量的磷矿资源。
黄柏河,长江支流。
甲辰孟秋月中浣之三日趣玩于宜昌·西陵
笔墨绘山水,烟火蕴深情——彭城《黄柏源山庄》诗评
彭城的《黄柏源山庄》以鲜活笔墨勾勒出一幅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乡村画卷,将游览所见、所品、所感熔于一炉,既有对黄柏源风光的生动描摹,也暗含对乡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深切礼赞,读来如临其境,满是烟火气与诗意。
诗歌开篇便以铺陈之笔勾勒黄柏源的地理与景致,“夷陵腹地,楚水荆襄”点明地域坐标,“峰峦叠翠”“怪石嶙峋”“迷雾萦绕”等词句,将山水的隽秀与灵动具象化;而“千余景致堪比张家界”“万般欢乐犹攀花果山”的类比,更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此处风光的独特魅力,为后续的游玩体验铺垫了绝佳的自然底色。从义“峡溪垂钓”的悠然到“沟谷探险”的惬意,诗人细致捕捉游玩中的趣味场景,让自然之乐跃然纸上。
若说自然景致是诗的骨架,那农家生活的烟火气便是诗的血肉。“无公害农家蔬菜”“秘酿老烧酒”“烟熏腊香肠”,简单的食物描写满是乡土风味;“陆逊火烧连营”的历史故事与“茶乡曲调十八摸”的民间趣乐交织,让饮食之间多了文化的厚度;“仰看银河长空”“侧耳秋虫低鸣”的夜景描摹,更将游玩的惬意推向极致,字里行间皆是对农家生活的沉醉与喜爱。而“与心爱的娇娘窗台下酌韵律、敲平仄”的细节,又为这份烟火气添了几分浪漫,让场景更显鲜活动人。
附诗与注释则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立意深度。“感恩共产党,僻壤奔小康”直接点明时代发展为乡村带来的变迁,让自然风光的呈现多了时代注脚;“铭记李四光”与宋朝“司水消灾神牛铜像”的典故,串联起地质探索的历史与乡土文化的渊源,使黄柏源不再仅是风景胜地,更成为承载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文化符号。整首诗从风光到生活,从文化到时代,层层递进,既展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也传递出对乡土、对时代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