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山河锦绣,盛世华章。当中秋的皎洁月色邂逅国庆的璀璨荣光,我们迎来了双节同庆的美好时刻。为礼赞祖国华诞、传承中秋文化,“喜迎中秋·礼赞国庆”全国优秀艺术家线上精品展如约启幕。
此次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艺术家的精心之作,艺术家们以笔墨为语、以色彩为情,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团圆佳节的祈愿、对时代发展的赞颂,凝注于每一幅作品之中,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传递了新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梁耘,1943年生于陕西蒲城,是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在中国画坛尤其是焦墨山水画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古柏第一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艺委会终身委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人民日报袭古创今画院名誉院长。2005年被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中国收藏学会研究会授予“当代画家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称号,作品在艺术收藏领域具有稳定受众与升值潜力。2023年,其“大红袍”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梁耘》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大红袍”系列是中国美术界对画家艺术成就的最高级别认可之一,标志其艺术地位跻身“近现代名家”序列。

梁耘的焦墨山水画在当代画坛具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题材创新的开拓者:梁耘是当代画坛首位系统聚焦黄帝陵古柏题材并形成标志性风格的画家,突破了传统山水画中松树题材的主导地位,填补了古柏题材绘画的空白,被业界誉为“古柏第一人”。他将古柏从自然景观提炼为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单株古柏象征“民族精神”,群柏则隐喻“文明传承”,赋予题材前所未有的精神深度。
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他以焦墨枯笔为核心技法,线条如“铁笔入纸”,兼具力度与涩感,融合书法中的篆籀笔意,形成“老辣强悍”的笔墨特质。在构图上,常采用满构图或局部特写,强化古柏的庄严感,借鉴现代艺术的视觉张力原理,使古柏成为具有纪念碑式的精神符号,其作品既有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又契合当代审美需求。
三、学术认可与影响力:2022年,梁耘的作品入选“大红袍”画集,这是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2023年,他在北京荣宝斋举办山水画展,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后长安画派的中坚力量,其画与前后长安画派诸位大家的作品拉开了距离,独树一帜。此外,他的创作还带动了后续画家对地域特色植物的关注,如陕北枣树、胡杨等,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中不可忽视的个案。
四、地域文化的传承者:梁耘延续长安画派“表现西北地域精神”的传统,其焦墨山水画拒绝柔媚甜润,追求“苍凉、厚重、刚劲”的意境,古柏的扭曲枝干、裸露肌理,以及焦墨的枯涩质感,均暗合西北文化中“坚韧不屈、粗犷豪迈”的个性,与渭北山水、黄土高原共同构成其作品的地域美学体系,是长安画派“深入生活、扎根传统”理念的当代实践典范。































编后语:
梁耘先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书画家,秉持着传承和创新的观念,对古今中外诸种艺术进行学习与借鉴,不断地对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与现代进行融合探索。以辩证的态度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保持住中国书画的精神特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博采众长,参照当代审美取向,紧跟时代的发展,保持一颗对传统的敬畏之心,传承、发展中国书画艺术,使中国书画的发展出现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