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纪实俗曲一百首
作者:刘立哲
2010.11.19
(1)大炼钢铁印象
钳卸门环锤砸锅,高炉架火化成坨。
顽童寻隙桶箍盗,制作推圈玩伴多。
(2)除四害----全村轰麻雀
敲盆呐喊上高房,飞翅难停一命亡。
悲尔何生贪食嘴,乡田惹祸啄人粮。
(3)吃食堂
翻缸倒瓮敛私粮,灶大锅深开食堂。
钟响端盆排队打,均分口味百家尝。
(4)最初计划生育
带头结扎党支书,避孕宣传出气粗。
喊破喇叭回应少,照生孩子不含糊。
(5)喜生贵子
添丁报喜鹊登门,盐炒芝麻馈四邻。
银打麒麟长命锁,绳缠贺礼挂儿身。
注:产妇做月子期间,旧例一般不让多吃蔬菜,说会影响下乳而常吃煮鸡蛋和小米粥,而用炒芝麻盐佐餐。
(6)煤油和煤油灯
凭证供销斤两清,学童燃点读光明。
婆娘就亮鞋帮纳,爹怕费油催熄灯。
(7)看电影
风闻电影到邻村,傍晚群童邀出门。
五里跑空声响远,相呼又奔亮灯屯。
注:当时各村尚未通电。野外望去,哪个村庄若有电灯亮起、喇叭响起歌曲,肯定是放影队去了。
(8)乡村小学
土坯桌矮仰高窗,借占民居不向阳。
石板学书蝌蚪字,手松笔滑尾巴长。
注: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小学生还普遍使用石板和石笔写字。
(9)冬日学堂
两餐稀饭跨时长,午后顽童蔫学堂。
书读无声空腹叫,扒窗盼点望斜阳。
注:冬天农户都吃两顿饭,学校也调整上学时间从上午9点上课一直到下午3点放学。
(10)外乡求学
求学他乡土路长,背粮搭伙正饥荒。
举家牙缝颗颗挤,种入书田望长梁。
(11)盖房子
积攒多年牙缝粮,请工立柱盖平房。
砖基三尺坯墙砌,旧檩旧椽新木窗。
(12)定媳妇
男冲三间七檩房,粉墙吊顶娶新娘。
家贫多子庄基少,误了终身才貌郎。
(13)招工
厂矿招工饭碗强,农门跳出吃皇粮。
乡人县府居官位,安插亲朋一大帮。
(14)姑娘择偶
梦中择偶正芳龄,一嫁工人二选兵。
攀上高枝飞翅展,时来运转别农耕。
(15)彩礼缝纫机
姑娘手巧学裁缝,机子无钱买不成。
彩礼时兴三大件,订婚遂愿好谋生。
注:三大件指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
(16)婚礼
羊肚毛巾女赠男,郎筹彩礼嫁妆钱。
迎新吉日亲朋宴,八碗笼蒸八炒盘。
(17)烧柴
秸秆留公全喂牛,谁家不为灶柴愁。
荒坡争割秋枯草,风起三更落叶搂。
(18)砸干柴
地净场光冬拾柴,筐空灶等怎交差。
路边霜树枯枝挂,短棒高抛砸下来。
(19)淋灰水
落叶搂来锅灶烧,柴灰积攒不肥苗。
伏天淋水衣衫洗,污垢好除只怕硝。
(20)煮红薯
风箱手拽累阿婆,红薯蔓菁煮一锅。
老幼充饥排泄快,着凉肚涨胃酸多。
(21)晒薯干逢连阴雨
刚擦薯片雨纷纷,年景天伤关命根。
眼盼云从西北破,风干户户发霉心。
(22)晒薯片
人冷偏求西北风,薯干好晒趁天晴。
擦刀飞快通宵响,腰直抬头红日升。
(23)薯面饸饹
薯面当家少细粮,榆皮价贵树身光。
买回碾烂盆中和,筋道饸饹压漏床。
(24)养猪
一盆清水半瓢糠,户户长年养克郎。
骨凸皮松难长大,人饥哪有畜牲粮。
注:仔猪去势后到催肥以前,叫作克郎猪。
(25)积肥
车载人拉汗水抛,黄沙垫圈嗅猪臊。
撒田充作底茬粪,空挣工分不长苗。
(26)人拉大车
泥路坑洼壮驾辕,弱拉绳套大车颠。
满装土粪千斤力,牛马弓身何用鞍。
(27)六哥外号叫“大松”
用力拉车身似弓,六哥取巧大绳松。
人称外号常红脸,怏怏低言肚子空。
(28)吃伙饭---荞面疙瘩汤
车拉红薯夜风高,场院三更吃犒劳。
荞面入盆清水拌,大锅疙瘩乱伸瓢。
(29)沙地改良
好土埋沙思治穷,筐背车载学愚公。
冰封三尺抡钢镐,虎口皮崩滴血红。
(30)出民工
上修水库下疏川,摊派民夫青壮年。
风雨工棚乡里梦,尽留老幼事桑田。
(31)记工
耕耘耠耩各西东,队部挑灯齐记工。
数字有痕皆汗写,金秋结算盼分红。
(32)纳鞋底
春糊夹纸夏搓绳,碎布刷浆铺几层。
巧纳花针鞋底厚,何愁风雨路难行。
注:做鞋底前,先用布在木版上一层一层地用糨糊粘合在一起,晒干后硬如薄纸板,成为做鞋底的原料,家乡人俗称为“夹纸”。用草纸糊的称“袼褙”。
(33)夏夜纺棉
纳凉庭院手难闲,鸡叫三更犹纺棉。
衣被根根粗布线,寒冬待护合家寒。
(34)布票黑市
矮人对面莫夸高,你做短衫他做袍。
省下几张钻黑市,买方婚娶解愁焦。
注:当时每年每人布票标准从三尺三逐步涨到一丈七尺三,黑市价格昂贵,缺钱的人家往往节省下来些变卖。
(35)尼龙袋子做衬衫
衣料虽脏内部销,支书买块赶时髦。
尼龙袋子东洋产,尿素留痕字对腰。
(36)老农装
疙瘩扣儿粗布衫,缠腰长带裤裆宽。
中山制服时新少,不是工人就是官。
37)年前缝纫匠
剪刀皮尺巧裁缝,机响轮飞昼夜蹬。
布料无非蓝黑绿,四兜制服赶时兴。
(38)大队大喇叭
一响喇叭心发慌,早催油料晚催粮。
提多谁管家留少,秋歉春荒日子长。
(39)赶集卖鸡蛋
刨食田塍稼穑艰,母鸡下蛋换油盐。
挎篮赶市行情软,冷淡珍馐人缺钱。
(40)粮棉黑市
统销统购禁粮棉,黑市旮旯问价钱。
手势声低观左右,私商查扣怕来官。
(41)过素年
年货问邻筹备全?佯称割肉敢花钱。
隔墙未嗅腥荤味,老少闷声食素餐。
(42)磕头拜年
见面高声喊拜年,近前腰直等人拦。
满村长辈亲疏有,半日磕头脖子酸。
(43)串亲
馍馍三十不腾篮,串尽亲朋皮裂干。
莫笑礼轻难出手,细粮非是日常餐。
(44)故乡二月庙会
豆芽自发菜无鲜,乔面饸饹人解谗。
饭后亲朋游庙会,童迷杂耍要风鸢。
(45)庙会香客
大殿无存照旧烧,熊熊香火跪通宵。
消灾去病千家愿,默祷神灵一一消。
(46)破四旧禁起庙会
商贾争趋搭货台,平摊铧镐码箩筛。
街头惊炸人群跑,道是公家轰庙来。
47)挖鼠洞
秋田盗食洞中藏,深挖黄沙人夺粮。
休道肮脏收获少,花生去壳可充肠。
(48)夜看棉田
白露秋高棉絮垂,窝棚守夜月光微。
愿人安卧饥寒梦,莫入公田惹是非。
(49)骂街妇
骂街声远上高房,惹祸鸡豚躲一旁。
拍腿拖腔牙碜话,自家羞煞大姑娘。
(50)换亲
长兄搭妹换成亲,月缺欲圆人屈身。
苦涩姻缘连骨肉,爹娘无奈怨家贫。
(51)光棍男
好女难求不出村,超龄唯买外乡人。
媒婆嘴巧红绳短,剩下贫男断后根。
注:20世纪70——80年代,云贵川一带深山区年轻女子被人带到北方,讨不到媳妇的大龄男子,先出钱给媒人才能讨个老婆。
(52)村头学毛选
字挂村头教读书,闪光语录眼迷糊。
公私明辨三篇宝,背串雄文大老粗。
(53)队长赶集
采购杈耙蹭午餐,肉肠烧饼肚儿圆。
四清交待超支事,火网层层难过关。
(54)下乡干部吃派饭
派饭轮流备细粮,锅贴饼子面条长。
捞稠待客男陪座,孩子老婆分剩汤。
(55)民办教师
裤脚沾泥上讲台,清晨浇地午劈柴。
乡音领读娃娃唱,拨亮山灯桃李开。
注:当时乡村小学生读课文像唱歌一样拉长声调。
(56)赤脚医生
红十药箱披白衫,歧黄初识散丸丹。
扎针拔罐风寒去,游走山乡赤脚仙。
(57)风靡样板戏
八花独秀压千枝,豪迈英雄风靡词。
戏匣常播生旦调,随弦哼唱不求师。
(58)矿石收音机
高竖两竿天线连,声来千里弱如蝉。
耳机断续昏昏睡,误了收听威虎山。
注:威虎山,指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59)无线收音机
手转调频耳捉声,民歌京戏换台听。
评书三国豪强斗,老幼皆迷袁阔成。
(60)最初时兴电视机
活人跃上小荧屏,又扭纤腰又出声。
邻聚堂屋身影满,挤开缝隙眼圆睁。
(61)农家破四旧
稼穑无缘孔孟书,神龛撤掉缴香炉。
泥糊 “福禄”房头字,撕去中堂上梁符。
注:农户房屋两山墙檐下多嵌有砖雕的“福”“禄”两字。盖新房时正梁贴有“上梁大吉”“姜太公到此”“诸凶神退位”的字条。
(62)平坟改田
地少人多香火繁,祖坟无奈子孙摊。
棺材塌陷碑拖走,朽骨且留肥薄田。
(63)五类分子游街
一敲锣鼓闹喧天,五类游街头打蔫。
挥臂学童呼口号,队前压阵治安员。
(64)城里知青下乡
城来几个嫩娃娃,担粪拎锄学种瓜。
风雨几年离稼穑,仍留苦海是农家。
(65)黄家兄弟闹两派
军国是非田垄争,言辞不合手交锋。
双双挂彩爹娘骂,荒了禾苗伤了情。
(66)邻家子被推荐上大学
家有通天买路人,儿郎免试弄獐文。
龙门鲤跳邪风盛,埋没贤才草野深。
(67)分田大包干
公私久斗始分田,贫瘠人均一亩三。
国库秋来收定购,盈亏自负大包干。
(68)栽界桩
一抻卷尺定宽长,寸土休争栽界桩。
饥岁深知粮米贵,田头地脑不抛荒。
(69)积肥养田
多年亏欠卫生田,猪圈积肥柴草填。
拾粪携筐多老叟,辛勤养得土层暄。
注:乡人戏称很少上粪或不上粪就播种的地为“卫生田”。
(70)拔麦
四更拔麦趁秸潮,长垄无头累断腰。
趁午车拉铺场晒,人熬饥渴火云骄。
(71)三夏收种
三夏抢时收种忙,插秧锄地趁天光。
电机脱粒高灯挂,乏困何堪昼夜长。
注:北方农村收割小麦后紧接着要插栽红薯,麦收前间作的玉米、花生还要锄草浇水。
(72)帮工
一家独角戏难开,亲友帮工勤往来。
耕种最怜孤寡老,挨门求助叹身衰。
(73)人力小拉车
弓背牵绳手把辕,路多沟坎陷泥滩。
左歪右扭轮难动,谁说车装不是山。
(74)农户梦
耕耩浇锄割运收,身背四季汗长流。
力疲卧盼移山梦,檐下犁耙换铁牛。
(75)渐得温饱买毛驴
汗洒桑田回报丰,粮仓渐满两肩轻。
买驴耕种精心养,卸套拌槽麸一升。
(76)盖新房
儿大房新好娶妻,挨村耕地改庄基。
长街外扩砖墙院,后杏前槐舍旧居。
(77)手中无钱粮食换
家家囤满嘴巴馋,粮换西瓜不用钱。
大米价高多折麦,馒头吃腻白粥甜。
注:河北大部不产稻米,常用小麦换东北大米吃。
(78)外出打工
汉子离家挣苦钱,泥灰蒙面发成毡。
年终细算城乡账,三月工当四季田。
(79)攒钱买个拖拉机
皮鞭不赶铁牛鸣,上路学开灵后生。
一踩油门歪了把,大绳拽出烂泥坑。
(80)中央宣布免交农业税
河满扬波溪水长,喇叭报喜惠农桑。
千年租税一朝废,父老连称自在王。
(81)自由耕种
天播雨露事随人,田扣暖棚家养禽。
菜贱改栽桃李树,千方谋富展腰身。
(82)店铺临街好几家
开门笑脸论乡亲,诚是招牌货靠真。
兜里无钱先记账,常来结算免分文。
(83)家庭作坊
农院搭棚无厂名,几台机子雇亲朋。
零敲碎打规模小,赚少赔多业不成。
(84)村中也出本事人
买卖精通关系帮,工程包揽盖楼房。
渐成大款离乡土,高攀权贵忘爹娘。
(85)雇机割麦
雇机收割麦稍黄,车等田头张袋装。
日晒风干粮入囤,吃穿可保直胸膛。
(86)临村海选
家族根深压地盘,村官海选出贤难。
拉帮买票图何利,竖子登台敢卖山。
(87)六哥超生躲罚款
三胎皆女罚超生,远躲他乡暂避风。
大敞房门抄不怕,泥墙土炕塌深坑。
(88)为儿娶妻
彩礼新房家电全,为儿举债娶婵娟。
过门分灶瓢盆碰,挤出公婆兜账单。
(89)六哥家招了个好女婿
女婿过门挑大梁,不愁吃喝享同堂。
邻家连娶三房媳,老俩腰弯外赁房。
(90)家长择校
学童择校一窝蜂,舍近辞亲硬进城。
龙凤人云高手度,望儿来日换门庭。
(91)七弟进城当市民
乡音难改住高楼,不急耕播不紧收。
巧手抓钱能耐大,挂衔商会入名流。
(92)某村官
不催耕种不查苗,活管超生死管烧。
吃喝亏空何处补,多收罚款可开销。
(93)建厂征地
肉身敢挡铲车轮,低价强征断命根。
沆瀣官商求暴利,民凭何业养儿孙。
(94)留守老人和儿童
田少人多外务工,家留老幼守秋冬。
山高城远飞鸿渺,巢冷相依月望空。
(95)农户苦供大学生
僻乡渐起读书风,父母倾囊供学生。
血汗研磨金榜墨,村多才子喜题名。
(96)农村大学生打工族
十年供读一家穷,学业修成苦打工。
恩欠高堂无可报,租房吃饭月薪空。
(97)农村大学生单身族
飘蓬逐浪一身单,婚嫁无房谁敢谈。
首付欲筹山压背,城乡夹道去留难。
(98)手机方便打工汉
挂念随身装手机,话通千里嘱贤妻。
篱笆扎紧防鸡狗,冷暖无常勤换衣。
(99)村里时兴扭秧歌
一敲鼓点彩绸飘,老太街头学扭腰。
缓步移挪舞姿硬,人群休笑赶时髦。
(100)柏油马路村村通
摩托多多油路宽,串村过巷一溜烟。
班车揽客沿途上,方便进城常满员。
作者简介 :刘立哲,1948 年生,定州人。高中高级教师退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收录在《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歌咏五台山》、《孝诗三百首》、《当代中华诗词精选》、《中华诗词网选刊》、等大型诗词选集。另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月刊》、《北京诗苑》、《香港诗词》、《深圳诗词》、《长白山诗词》、《难老泉声》、《八桂诗词》等。出版有诗词集《品墨斋诗选》、《品墨斋诗文选》(第二辑)、《刘立哲书刊诗作选》,主编有《东忽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