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日月照九州”文学作品大赛作品大展:
《日月照九州》(组诗)
张显华(陕西)
一、青铜纪
我的指腹划过鼎腹的云雷纹,
在一道裂隙中,触到尚未冷却的黄昏。
它曾是一只陶瓮的梦,
被匠人用骨血反复捶打,穿上了青铜的甲胄。
埋藏时,有粟米跌进它的沉默,
三千年后,在我的指纹里发芽。
二、瓷脉
碗底的青花,是窑变时逃逸的一小片天空。
曾祖父在釉彩里藏了条回家的路,
波浪是凝固的,船是倒扣的。
直到我的嘴唇碰触到碗沿——
水的咸味瞬间苏醒,
它认出我,是那个总在台风天丢失鞋子的孩子。
三、经纬线
母亲的织机,吞吃长夜和蚕丝,
吐出锦缎,以及我襁褓上的北斗七星。
她教我辨认:这一梭是梅雨,
那一梭是等归舟的渔火。
后来我走遍九州,发现所有的路,
都是她当年故意织错的一根线头。
四、星野书
碑林如林,每一座都在练习遗忘。
唯有牧羊人用鞭梢蘸着星光,
把失踪者的名字,写在羊群的脊背。
字迹被风吹散,他就再写一遍——
那些笔画跌入草丛,成了来年春天
最先破土的、带有方言口音的草芽。
陕西诗人张显华简介
张显华,男,陕西人,省级示范高中语文教师,高级职称。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安康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诗歌中国认证诗人。先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500多篇(首),获得全国及省市文学创作奖30余项次,2025年冰心文学奖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国实力诗人”奖;多篇作品被编入《当代青年诗人五百家》《永远的歌手》《安康作家优秀作品选》等诗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