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善良是人性的底色,是社会温情的源泉,但若仅有善良而无与之匹配的能力、不足以创造价值,这份善意往往难以抵达更远的地方,甚至可能在现实的考验中显得苍白。
从个人成长维度看,“有用”不是功利的算计,而是将善良转化为行动力的支撑。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若只有扎根基层的热忱,却缺乏产业规划、技术指导的能力,便难以为村民蹚出致富路;在抢险救灾的一线,若仅有冲锋在前的勇气,却没有专业的救援技能、应急处置的知识,善意反而可能伴随风险。真正的善良,从来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而是“既有温度,又有本领”的担当——用学识破解难题,用能力扛起责任,让善意从“想做”变为“做成”,才是对善良最有力的践行。
从社会发展视角看,“优秀”与“有用”是放大善意价值的杠杆。雷锋以螺丝钉精神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精湛的业务能力服务他人,才让“为人民服务”的善意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张桂梅扎根山区数十年,不仅以无私的爱心点亮女孩求学梦,更凭借精准的办学思路、坚韧的执行力,让华坪女高成为改变命运的灯塔。这些榜样的力量证明,善良是内核,而优秀的能力、有用的价值是外壳,唯有二者兼具,才能让善意突破个体的局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光聚火。
善良不可无,“有用”更可贵。在这个需要实干与担当的时代,我们既要守护内心的善意,更要主动锤炼本领、追求优秀——让善良有“能力”托底,让善意有“价值”护航,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既做温暖的人,更做能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实在意义的人,这才是对“人为何而活”最深刻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