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花蕊(连载17)
毋东汉
(第二章 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②
(六)现实主义
文艺创作的进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要求文艺创作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忠实地反映生活。一方面要求细节的真实,表观生活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又要求反映生活的本质,通过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如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唐代杜甫、白居易的诗,以及鲁迅的小说、契可夫、狄更斯的小说等,都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成的。
(七)浪漫主义
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以表现理想为主,在文艺创作中,作家按照自已的理想来描写、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和生活图画。浪漫主义的文艺作品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常采用联想、梦幻、夸张、象征等方法。我国屈原、李白、郭沫若的诗歌,吴承恩神话小说《西游记》等,都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成的。
(八)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中叶,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它是资本主义确立和巩固以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产物。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真实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深刻揭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无情地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通过典型的事件,集中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貌,塑造一系列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的同时,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由于它以资产阶级人通主义作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既不满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又惧怕无产阶级革命,所以指不出道路,提不出正确的方向和途径,开不出药方,每每流露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它反对暴力革命,起着麻醉、麻痹人民群众的作用。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作家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九)积极浪漫主义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进步流派。它正视现实。渴望斗争,同情人民疾苦,崇尚自由解放精神,既抨击封建制度的专横,又遣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寄希望于未来,热情呼唤新世界的诞生。
积极浪漫主义文艺作品多以叛逆者的英雄业绩和大自然的瑰丽风光为题材,用神奇的幻想,磅礴的气势和热情奔放的语言,抒发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感情,起着鼓舞人民反抗黑暗现实,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积极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海涅、英国的拜伦和雪莱、法国的雨果和俄国的普希金等。
(待续)
2025.10.8.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