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人之光点亮精神坐标——蔡秋容在红安大思政课中的社会价值与人生追求意蕴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2025年9月25日,在湖北红安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好人进社区”大思政课如期开展。讲台前,48年党龄、原武穴市科协副主席的蔡秋容,以滚烫的初心与40余载的公益实践,将凡人善举的力量融入革命老区的红色底蕴,深刻诠释着好人精神的社会价值与人生追求的深层意蕴。
一、行为的社会价值:从个体善举到社会向善生态的构建
(一)纾解民生痛点,传递人文温度
蔡秋容的公益足迹,是对弱势群体“急难愁盼”的精准回应。她为听障儿童奔波申请人工耳蜗资金,让无声世界照进希望之光;长期照料孤寡老人项旺芝,让晚年岁月充满温情;资助患病育龄妇女,为困境中的生命托举尊严。这些行动直击民生痛点,以个体之力填补社会帮扶的细微缝隙,让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的人文温度,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激活志愿动能,壮大公益版图
从“爱心奶奶团”到3000余人的志愿服务矩阵,从武穴本土到武汉的公益辐射,蔡秋容以“领头雁”姿态激活了志愿动能。她的团队如毛细血管般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活动,将公益从个体行为拓展为群体行动,推动“人人公益、全民公益”的生态形成,为社会治理注入了民间志愿力量,成为基层治理中充满温情的“软支撑”。
(三)弘扬文明风尚,厚植道德土壤
45项市级以上荣誉是社会对她的褒奖,更是道德标杆的鲜明旗帜。在红安大思政课的现场,她的事迹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人心的湖泊,激荡起崇德向善的涟漪。当台下听众听到她的家庭四代传承公益家风,看到志愿团队因她的引领不断壮大,便在潜移默化中被感召、被带动,让助人为乐、守望相助的文明风尚在社会土壤中愈发深厚,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二、人生追求的意义:从初心坚守到精神传承的生命升华
(一)党员初心的具象化,信仰力量的鲜活诠释
48年党龄是蔡秋容人生的精神底色,无论是曾任武穴市科协副主席时的履职尽责,还是退休后投身公益的持续奉献,她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入党誓言转化为日复一日的实践。在红安的红色语境下,她的行动与革命老区“一心为民”的精神传承形成强烈呼应——如同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她以公益为笔,在和平年代书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答卷,让信仰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学的鲜活力量。
(二)生命价值的多维拓展,平凡人生的不凡升华
对蔡秋容而言,人生追求的意义早已超越个体幸福的维度。她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生命价值的多维拓展:从孤寡老人的一句嘱托、受助儿童的一个微笑中,她收获了精神的富足;从志愿团队的不断壮大、公益影响的持续延伸中,她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创造。这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生命哲学,让平凡的人生在利他的追求中升华为不凡的精神史诗。
(三)精神火种的代际传递,文明基因的永续传承
蔡秋容的人生追求,更在于精神火种的代际传递。她的家庭四代投身公益,孙子成为“小小志愿者”;她的志愿团队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加入。在红安大思政课的宣讲中,这种精神传承被进一步放大、传播,成为跨越时空的文明基因——它让“好人精神”不再是一时的感动,而是融入社会血脉的永续力量,在代际更迭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蔡秋容以一生的践行证明:好人的行为价值,在于以个体微光汇聚社会向善的星河;人生追求的意义,在于以初心坚守铸就精神传承的丰碑。红安之约不仅是一次思政课的分享,更是一场好人精神与红色基因的深度交融——她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弱势群体的人生旅途,也为更多人指明了精神追求的方向,让“好人文化”成为社会发展中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底色。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