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探骊 赵熙诗词欣赏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清光绪十八年(25岁)进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因其为民请愿,弹劾权贵,有“铁面御史”之称,且以诗、词、书、画、戏五绝名誉海内。家有藏书数千卷,多精心评点,其文章骈散俱精,赵诗兼擅律绝,尤精五律。一生作诗3000余首,人谓“香宋词人,禀过人之资,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备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可谓知言。赵熙一生桃李满天下,向楚、余中英、黄稚荃,以及“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等,皆为赵熙学生。 舟 行 江转夕阳明,林花近县城。 鸟声千竹得,山影一篙撑。 古庙红依画,平沙绿未耕。 扁舟容载酒,春水及初生。 注:赵熙五岁读《诗经》,十二岁遍读十三经,十七岁府考中秀才,二十岁入九峰书院,受学于诗文大家胡薇元先生,书院月试赵熙多为榜首,胡先生赠诗曰:尧生年少最工文,鹤立寒鸡总不群。《舟行》即此时所作。 重 庆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 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注:由荣县启程赴京会试时,知县唐选皋素重先生天资英俊,厚赠路费,乃得成行,岁暮经重庆,而有此诗。“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两句,已成为重庆城市名片宣传句。 出 峡 孤棹自天落,峡门江浩然。 雄心生八表,大势别全川。 野雁知春去,江鱼卖酒船。 万山如万马,勒足不能前。 注:此为赵熙出三峡而作,颇有稼轩“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之意味。 鸡 鸣 寒鸡鸣远岑,夜半动潮音。 残梦忽回枕,好山齐上心。 半江闻水应,无月觉霜侵。 明发云安道,情怀何处寻。 夔 州 全川争一峡,风力聚夔州。 八阵平沙没,重关万古愁。 江心盘皂鸟,石角怒苍虬。 此地穷天险,荒寒白帝秋。 暇 蟆 山脚流仙渌,人间第四泉。 朵颐味清绝,头脊貌天然。 水穴松滋出,云胎月液传。 平生有乡味,一漱却回船。 注:赵熙初入京师,与乔茂萱、刘裴村、吴筱村等川贤相识,以师友敬之。熙为学部主事马叙五书扇面,题《鸱鸣》《夔府》《暇蟆》数诗,尚书张冶秋见而激赏其才,由此誉满天下。 鸱 鸣 寒夜小船低,荒鸱何处栖。 声从乱林下,风紧断崖西。 鬼气森毛发,春程印雪泥。 远滩斜月出,嗟尔尽情啼。 夔 府 平沙汉将营,万古一江声。 八阵盐烟合,双崖峡路晴。 当关宜据险,怀古失骄兵。 杜老三年客,悲歌白帝城。 注:赵熙另有《鸱鸣》《夔府》二诗,与前数首各有千秋。其一生好游历,陈衍《赵尧生诗稿序》称:“尧生好游,足迹所至泰岱、嵩高、伊阙以及吴越平远秀丽之区,然游峨眉甚久,居京师思之不已,共宜为诗载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尝送昀谷之官蜀中,顷刻成绝名数十首,叙一路所经,若放翁《入蜀记》然。” 游大佛寺 巴江落日水溶溶,古寺梅花已仲冬。 一座几人三亩宅,八年重听数声钟。 上书谁引王安石,入海难师邴曼容。 试望青天呼杞子,巉巉娲石在高峰。 注:戊戌变法中,刘光第、杨度等朋辈罹难,赵熙悲恨交加,愤然而吟此诗。 纪 事 蓦然天笑当恩纶,道德文章愧此身。 多感故交思悱恻,偶谈前史泪酸辛。 杜陵老畏依严武,王导心原恕伯仁。 一赋何关鹦鹉事,却怜黄祖斗筲人。 注: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兵指北京,两宫西逃,清军焚烧劫掠,置臣民于铁蹄之下,赵熙身处危城,忧愤国事,遂抒发于《杂感》《纪事》诸诗中。 下里词送杨使君之蜀 其一 行尽青山见锦城,菊花天气雨初睛。 马头树色殊秦栈,大野青浮一掌平。 其二 古洞青阳九夏幽,昔年携史洞中游。 故人若听重阳雨,野寺丹黄树树秋。 注:宣统元年六月,杨昀谷转官四川,赵熙两日成《下里词送杨使君之蜀六十首》,轰动文坛,是以选其二首。 北山诗三十八首 其四 万峰高处古灵台,大石蟠空壁坞开。 历尽兴亡伤乱世,造成形胜费雄才。 千家人向眠牛聚,四面山如怒马来。 独立倚天长剑在,便从左股割蓬莱。 注:四十七岁后,赵熙自重庆回荣县定居,从此以逸民自处,闭门讲学,读书作诗,书画以自娱,不再出仕。遍游县境东北、西北诸山,纵情山水,访寻名迹,纪诗甚多,有《北山诗》三十八首。 赠玉阶 只有人心能救世,西南半壁赖扶持。 读书巳过五千卷,一剑能当百万师。 注:五十一岁时应四川省长杨庶堪之聘,赵熙主纂《四川通志》,民国五年(1916),时任滇军旅长朱德前往赵熙处问学,两人相见,甚是投机,赵熙以此诗赠朱德。 自犍为至叙府 早发犍为江雾迷,从兹生路向泥溪。 船头日出波逾嫩,沙口人登路向西。 恻恻黄牛耕磊砢,悠悠白鸟拂玻璃。 夷牢远碧明孤塔,知到宜宾报午鸡。 注:赵熙以诗绘山水景物,有大量摹写山水景物的诗,如赴京参加会试,以诗记一路所见,成诗册《北游诗略》。 清平乐·石笋山 掀穿地壳。此石何年斲。莫是娲皇亲手握。放出箨龙头角。 冶官苍翠无边。古来驿路嘉犍。认取苏仙风骨,空山支拄青天。 注:荣县在东晋义熙十年因铁山产铁,得名为冶官县。今城西来牟铺之南为石笋山,旧称“石笋排空”,山麓有龙窠寺。 鹊桥仙·旧历六月六日 新历七月七日也,戏赋 曝衣人小,曝书人老。各送荔支红了。算来一月过端阳,又小盒、蛛丝乞巧。 秋期尚早,佳期却到。牛女自然知道。历头天上不双行,止一度、银河怎好。 注:旧时有七月七日曝衣曝书之俗。荔支即荔枝。 吉了犯·横溪阁 万古认高人旧居,翠溪双抱。春山不老。桃花外、又生芳草。家连戚里,将母辞官荣州道。任奸党成碑,一付苏娘笑。地仙楼,畅游钓。 樽酒纵谈,宋到邦昌,天公真醉了。学士此共读,念王室,忧心捣。舍痛哭,如何好。过三朝交流仍半岛。借素阁鱼陂,社事乡农醮。墓边来大鸟。 注:横溪阁在荣县城北石龟山下,宋朝王庠(周彦)读书处。庠为苏轼堂兄之婿,时元祐党禁甚严,自陈与苏黄交亲,不应诏命。阁久废,清光绪末粗构数楹,仍榜书横溪阁。赵熙题联云:“北宋古书阁;东坡同党人。” 百字令·梁杭雪画 苍岩列岫,似镜中,描取小鬟妆束。皴法全抛山乍笑,西子苧萝新浴。石色鹦哥,篙声渔父,夜雨生飞瀑。了然疯性,水中添个茅屋。 云是一角罗浮,罗含宅子,借画消三伏。自别宣南成泡影,梦里人归西蜀。白鹤新居,红羊浩劫,一绢春山绿。钩辀如叫,黄梅雨霁云木。 注:此词题于清末梁杭雪于罗瘿公寓所画《罗浮瀑影图》。 庆宫春·知休庵避新都 室庐未毁,既哀且慰 重叠兵荒,苍茫天问,剩君矮屋如舟。青眼高歌,赤眉新史,举家儿女蓬头。桂湖招隐,又归路、西风送秋。故乡无梦,门外湘漓,一样横流。 崔杨转转恩雠。唐家此例,蜀局谁收。刀上生涯,火边尸气,一城鲍照新愁。休休居士,幸历劫、休庵未休。此身何托,南北争椿,蛋壳神州。 注:邓休庵来信将返成都,赵熙赋此寄之。崔杨恩仇,谓唐朝西川节度使崔宁与泸州刺史杨子琳相攻事。 高阳台·旧日耸云山 秋老黄花,风吹画角,高云耸出苍峦。净土无多,青留片席苔斑。烛龙含火千山里,送阿香、弹路阗阗。祓闻根,一径云璈,风吹岩关。 六年如梦西风苦,算几番吹帽,头白尊前。堕笏司空,移家未卜王官。飞鸿底事分南北,遍人间、落叶天寒。紫萸香,如此虫沙,如此江山。 注:山在荣县城北。 夺锦标·高蹻 红画双竿,花妆小队,弄影高于檐角。故故欹危作势,将动还休,欲行先却。乍轻躯半转,似黄叶、梢头吹落。向苔阶堕地无声,妙手空空扶著。 千状鱼龙竞作。在古元君,列子一篇留谑。请看金狮摇处,跳出青猿,舞成仙鹤。是山经样子,信长股奇肱如昨。战云边、画鼓春风,一笑今宵行乐。 注:踩高跷。列子一篇留谑,指《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宋元召而使见。其伎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买陂塘·香宋图资中萧慈笔 怪东风、万山吹绿,一团乾净无土。哀哀寡妇诛求尽,老去低头臣甫。 朝复暮。听啄尽、空林大觜饥乌怒。高人自古。不信战云中,岩栖有福,能做自家主。 横溪阁,三里城边烟渡。王家旧读书处。水中曾照苏娘影,花外一窗红雨。翻画谱。赖好我、萧郎安顿卢鸿住。生涯未苦。借一角柴扉,一条野彴,一偏墨梅树。 注:图画宋坝祖宅,远处有横溪阁影。王周彦妻为东坡堂兄女,故称苏娘。萧慈,字佛意。 后记 赵熙之诗,锤凿甚力,清奇浓淡,有杜诗之余味,其曰:诗有何法,胸襟大一分,诗进一分。是豪于诗者也。其曰:步步去亲远,数山一天涯。是去繁入简也。其才斐然,取意高古,两日而成下里词送杨使君之蜀六十首,是其挥斥而成,无攒眉苦吟之态,实中心所达,沛然而出。夏敬观谓其词:“芬芳悱恻,骚雅之遗,固非詹詹小言也。”谢无量于林思进所旧藏稿中题云:“香宋词独掩前传,以其似白石之隽朗而加整丽,有稼轩之豪纵而无其粗野也。”其词前贤多有评价,故不妄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四川省诗词协会官方公众号
顾 问:刘道平 周啸天
总 编:邓建秋
主 编:陈明琴
编 辑:耿春艳 彭 梅 曹正鹏
编 审:王 刚 郭定乾 向咏梅 王霓虹
组 稿:张浩然
制 作:耿春艳
平台编辑:李菁菁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3_hU3kgfGGI4WpBUgyZX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