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猎猎照学宫
——诗人毛秀璞寻“即墨城第一连”纪实
作者/刘可训
二〇二五年九月九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礼炮声仍在天地间回荡,九三大阅兵的铿锵步伐已镌刻在历史长河的第六日。即墨古城,长空澄澈,秋光如练,翠竹环绕的学宫,青瓦飞檐,庄严肃穆,任秋风拂去尘埃,化为盛世华章的壮丽一角,与时代同辉,与日月同光。
著名诗人、作家毛秀璞先生将莅临宝地,围绕九三阅兵中那面猎猎飘扬、承载着无数热血与荣光的“即墨城第一连”战旗,开展一场意义非凡的采访交流活动。 即墨区作协毛宗凯副主席率王红梅老师和我作为代表参与此次重要座谈,这份信任让我深感荣幸,使命感油然而生。
我们提前半小时来到学宫,恭迎毛秀璞先生的到来。区文联于法波主席、付巧玲副主席、区党史研究室毛开阳主任、书法家董青先生同时在此恭迎尊贵的客人。
翻阅毛秀璞先生的简介,其履历与成就着实令人叹服。毛先生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
先生天赋异禀、才华横溢,以敏锐独到的洞察力,精准捕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瞬间与传奇人物 ,最终凝结为一部部深刻的时代印记与文学丰碑,力作频出,影响深远。
其中《倒流的时光》、《“库尔斯克号”挽歌》(中俄文对照)等多部作品盛名远扬;他主编的《铁血兵魂》、《中国当代诗选》(中俄文对照)等重要著作,被译为俄、英、波等多国语言。 同时也赢得了“俄中友谊勋章”、“俄罗斯国际友谊勋章”、“俄中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和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最佳作品奖,为国际文坛传播中国声音做出了杰出贡献。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恭候毛秀璞先生的大驾光临。九点半整,先生携夫人徐迎夏老师准时步入学宫会议厅,众人起身相迎,并做了自我介绍。
年逾古稀的毛秀璞先生,军人风骨依旧——脊背挺如孤松,目光灼若炬火。风霜在眉间刻下几道沉思的沟壑,却将军人气节淬得锃亮;老师对文学的痴、对历史的敬,已化作静水流深的书卷气萦绕周身,举足抬手便能拈出诗行。
徐迎夏老师,亦是知名诗人。她面容清丽娟秀,气质温婉典雅,既有慈母般的温润亲和,又有大姐般的热忱爽朗,让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
大家刚一落座,先生就直奔主题:“九三大阅兵里,‘即墨城第一连’那面飘扬的战旗,映入眼帘的一瞬,我热血翻涌,思绪飞扬,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内心被深深震撼了。要不是大阅兵,咱们永远不知道这段辉煌历史。”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泪光闪闪,向在坐的老师们投来恳切的目光:“我受青岛文联主席的嘱托,要尽快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出来,让更多人知晓即墨城第一连的英勇故事。请在座各位出谋划策,帮着找寻当年的线索和珍贵资料”。他正襟危坐,语气凝重,转身轻声叮嘱身边的徐老师务必做好笔记。 区党史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早已做好准备,提前将《即墨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志》中《夜袭古城首战告捷》——《第一次解放即墨城战斗》一文打印成册 。先生接过宝贵的资料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家各持一份,认真阅读,文章围绕着“扫清外围”“瓮中捉鳖”,到“乘夜强攻”“街巷鏖战”,再到“重任在肩、主动撤离”三大主题进行激烈的讨论。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驻扎即墨的百余日军以战败者的身份夹着尾巴撤至城阳火车站集中待运。而据守即墨城内的伪军、伪警察、伪县大队及国民党军队宋玉泉部等,总人数不下3000亡命之徒,倚仗城垣高厚、护城河深阔,易守难攻的优势做垂死挣扎。
八路军胶东军区5师13团、南海军分区部队及当地人民武装密切配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即墨城负隅顽抗的守敌发起了围歼战斗。突击队官兵以“刺刀见红,无坚不摧”的剑气冲锋在前,锻造了一支“钢多气盈骨更硬”的尖刀队。
攻城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三个小时,将3000守敌全部歼灭, 英雄的战旗在即墨的上空高高飘扬,顺利完成了即墨城第一次解放。
八路军13团8连被胶东军区授予“即墨城第一连”的荣誉称号。即墨城解放后,第一连因重任在肩迅速撤离了即墨县城,没有留下过多的资料。
这一仗,振奋了人民军队在即墨人民心中的声威,鼓舞了即墨人民的斗志,挫败了投降派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在解放即墨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我们自厚重的文史卷帙间缓缓抬头,泪眼婆娑。战火纷飞,战炮轰鸣,先烈们英勇杀敌的刀光剑影,和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在脑海在耳畔久久回旋…… 先生乃性情之人 ,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呼吁在场同仁深入挖掘这段历史的渊源,以详实的考证,重现这段岁月最真实的情景。
话音刚落,几位领导立刻行动,分别致电《方志即墨》创始人傅中魁老师、即墨文坛德高望重的作家肖冰老先生,以及多位深耕即墨历史的文人学者。反馈的结果大同小异,这场战役来去匆匆,且岁月久远,经历过或者有记忆的当事人,现在最年轻的已是耄耋之年,若访问他们如同大海捞针,何况即墨城区已旧房改造。
就在此时,文联于主席打听到了新的线索 :参与这场战役的战士中,烟台龙口籍的战士占比颇高,建议前往龙口寻访史料,得到了先生的认可和赞许。
座谈结束,众人合影,为这场意蕴深长的交流圆满定格。我们殷切期盼毛秀璞先生早日采撷更丰赡翔实的史料,让“即墨城第一连”奠定即墨解放的这场峥嵘之战,家喻户晓、青史永铭。
完稿于 2025年9月11号中午。

作者简介:刘可训,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2024年被青年文学家杂志社评选为优秀作家。出版散文集《散文十二家》(青岛专辑),并在《新即墨》,《青年文学家》《青州文学》《黄河文艺》《黄海文潮》等杂志发表散文、小说多篇。散文《过年的新衣》在山东省《泰山杯》散文大赛获奖,在《中国诗词》《诗词月刊》《诗词百家》《即墨诗词》等杂志发表诗、词、曲等作品。并在若干公众号及网络媒体发表小说、散文、诗词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