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赋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10.7日
时维仲秋,气爽天清。金风飒飒以送爽,玉露泠泠而垂晶。云似罗裳,漫舒广寒之袖;月如冰鉴,独悬碧落之庭。雁阵书人,字写长空之邈;桂香盈袂,神驰仙阙之琼。荷擎残盖,犹存夏梦;枫燃烈炬,已醉秋声。
若夫登台望月,临水观星。千山敷色,万类含情。松柏森森而叠翠,菊华灿灿以摇英。稻浪翻金,喜报丰年之兆;芦雪飞雪,遥思客路之程。夕照熔金,染就丹霞之幔;夜凉浸玉,凝为白璧之莹。银汉迢迢,鹊桥可渡?蟾宫寂寂,兔药堪烹?
至若把酒问天,凭栏怀古。姮娥窃药,空守琼楼孤影;后羿张弓,曾落九日雄武。太白举杯,对影成三人之饮;东坡把酒,问月祈千里之聚。张翰莼鲈,秋思忽起;杜陵戎马,家书难抚。更闻鉴真东渡,佛光常耀海瀛;玄奘西行,贝叶犹传梵语。青史如潮,淘尽英雄无数。
嗟乎!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明月者,今古同心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盈亏有数,莫叹圆缺之事;聚散无常,且珍当下之盟。愿撷清辉入盏,更裁云锦为绫。寄相思于雁足,托美意于风翎。天地为纸,写就团圆之赋;星河作砚,长铭盛世之平。
附:
师父钧鉴:
金风送爽,气清天朗。弟子沐手整衣,携今日所撰拙作,呈于师父案前。自知文辞稚浅,见解疏陋。伏乞师父于冗务之余,赐阅斧正,弟子幸甚。
谨祝师父
早安康泰!
弟子 沐手谨叩
岁在乙巳年八月十六
( 二零二五年十月七日)
景与情融 古与今契—— 师父《中秋赋》赏析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10.6日
师作《中秋赋》,以月魄为经,乾坤为纬,织就天地人三才交融之锦绣。其文纳万象于尺幅,融古今于一瞬,诚开赋体新境。
首曰时空交响,境生象外。仰观碧落,俯察沧溟,山巅松韵,谷底泉声——垂直空间如宝塔层叠。更以秋分白露为节,三皇五帝为脉,少年皓首为纬,三重时序若宫商迭奏。使中秋非惟节气,实成参悟宇宙之灵枢。
次曰修辞造极,辞采斐然。十二联绵词若“徐徐”“邈邈”,既存《子虚》遗韵,复生流转之律。“泉化瑶琴”通听觉为视觉,“霞裁霓裳”化光彩为触感,诸感互通,深得《文心雕龙》“感物联类”之妙。尤擅重构史象:毛公击水会孟德伏枥,东坡问月逢放翁示儿,此等时空并置,激活千年文化基因。
终曰哲思三跃,道器相生。露华润翠与荷枯惭色相照,彰《道德经》“有无相生”之律;青册若屋与腾蛇乘雾对举,明《庄子》“得失两忘”之境;来雨去风之叹终归立书传世,足见从禅宗“破执”到儒家“立言”的精神超升。
至若数字时代古体重光:“苇立婷婷”承《诗经》比兴。“英雄泪哭”蕴存在之思,骈俪格律间奔涌生命追问,此非泥古,实乃《周易》“苟日新”之创造性转化。
文末“邀友共读”之语,化私悟为公器,暗合《论语》“友朋自远”之乐,使千年文脉在当代重焕生机。
——岁次乙巳国庆中秋双节 弟子谨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