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寒露
弦人(洛阳)
岁入深秋万景残,
疏梧摇落露初寒。
伊流映日凝清浅,
邙岭衔霜染叶丹。
洛浦风来携桂气,
神都菊绽染香寒。
夜凉昼暖序三候,
且共秋光醉浅坛。
备注:
寒露三候是指我国古代将寒露节气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五天,分别是:
一候鸿雁来宾:意为时至寒露,鸿雁在空中列队南飞越冬。古人有先到为主、后至为宾的说法,从白露时节开始南迁的鸿雁,到了寒露时节就已经是最后一批了,而到南方的时间也晚于白露时节迁徙的鸿雁,故称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指寒露五天之后,天气渐寒,雀鸟没了踪影,海边却出现很多外壳颜色及条纹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看到便以为是雀鸟所变。
三候菊有黄华:是说寒露将要结束时,菊花普遍开放。深秋时节,百花逐渐凋零,但秋菊却开始盛开,给肃杀凄凉的深秋增添了一丝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