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农业八字宪法》
毋东汉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通过打磨石斧等工具和钻木取火等创造性劳动,把自己从兽群中解放出来,成为直立行走,有语言和语言符号(文字)的人。
青铜器、铁器的使用,把狩猎、采集发展为农牧业,“四大发明”和蒸汽机发展了工业科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生产力发展,脑体分工,少数人压迫剥削多数人的社会。转眼间五千年过去了。
共产党毛主席带领人民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纵观历史,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制度。这话,柳青在他的笔下有过。社会主义社会是往共产主义过渡的,是人民民主专政。被专政的少数人总想恢复或梦想资本家、地主、奴隶主那样的地位和生活,与人民为敌,和共产党唱对台戏是正常的。对台戏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或农业问题。言归正传。
“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没有比中国共产党更重视农民和农业问题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靠进口粮食,图便宜,是根本上不安全的。
为了发展农业,从“团结起来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念出发,我们从变工队、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人民公社。一路走来都是上坡路,既坎坎坷坷,又风光无限。
与此同时,党中央毛主席为我们制定了《农业八字宪法》。纵观人类历史,哪位部落首领、奴隶主、皇帝、总统首相关心农业到细致入微至此呢?就连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也没做到这一点。难怪韶山广场和纪念堂门前人山人海。毛主席为人民把心操扎咧!不是吗?
《农业八字宪法》现在执行遵守现状如何?令人寒心。随着分田到户的“试验”,八字宪法也落空。“宪法”都不遵守,农业咋发展?
《农业八字宪法》 概括为八个字:“水、肥、土、种、密、保、工、管。”
先说“水”,水就是水利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主席“潜龙”之时在瑞金提出。我们在北方农业会议精神激励下,辛苦十年修的许多水库,现在只能供观赏湖景或养鱼,失去灌溉效能。干渠也失修漏水或被填平。许多小库塘淤泥不能蓄水。河床因取砂石降低,水上不了岸,大面积稻田变旱田,旱田变树林,退林还耕了一部分。源于无水源。天旱盼雨程度类似于进社前。“水”没有了。
再说“肥”,指肥料。包括农家肥料和化肥,农家肥料包括粪肥和秸秆还田。四十年来,我们只能用化肥,化肥贵得离谱也得买。撒化肥只须一个人,戴草帽,披塑料,左手提笼或端盆,右手抓一把扬一把,冒雨进行。秸杆还田受“秸秆禁烧”政策限制。粪肥又受水茅化影响,土粪肥成为缺物。即使个别人想给地里施土粪,一个人怎么运送?用架子车拉吧?谁掀车?谁曳襻?松软的泥土里行车,非出大力流大汗不行。现在的年轻人,谁下得了这个苦?“多亏分田到户,咱有自主权,撒些化肥算球了!花钱省事!”于是,“肥”只剩下化肥了,丢了一半。“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四十年来没有“当家”了。我记得,生产队在地里种绿豆,摘三茬发黑成熟豆荚后,用犁将绿豆蔓翻入土中,变为腐殖质,这叫“掩青”肥田。把稻地的淤泥块垫在沙地里,沙土地保墒增肥力。秸杆还田(焚烧秸秆)施粪肥是改良土壤好方法,祖祖辈辈这样做。如今把出力流汗的施肥活免了,只施化肥。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腐殖质越来越少。农家肥如“饭”,化肥如“补药”。咱的土壤40年光靠补药。“土”已不土。
“种”指的是种子改良。从解放到现在,种子改良一直在路上。拿小麦来说,我们种过:碧玛一号、西北站二、兰花麦、红麦、瞎石八(瞎了都打石八)、和尚麦(没芒)、小堰六,等。现在的小麦品种极多,难以计算。但这些麦种只能用一料,来年得重买,打下的粮食虽多,不能留种。域外引进的转基因种子,给我们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和癌症蔓延和年轻化,不能不联想到“病从口入”。
“密”指合理密植,就是庄稼的株距和行距问题。谷子的株距是“升底”,行距是“升囗”;玉米行距约一米,株距约一尺。抽空薅一下多余的苗,算间苗,顺便撒些尿素算追肥。
“保”指保护。就是防霜冻,防洪水,防火灾等。“保”很重要,素常忽略。
“工”指工具改革。分田到户后,手拉犁应运而生,代替了拖拉机。我撴住手拉犁退步走,很吃力,有人安慰我:倒走能防止脑梗。邻家两口子抡镢头点包谷,形同《兄妹开荒》,气氛温馨。“工具改革”的理趣,非农不懂。
“管”指田间管理。间苗、培土、人工授粉忽视,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用药。
防止两极分化,集体化是必由之路。 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确保粮食增产和安全。
若按小岗村“十八勇士”的思路:拖拉机不如手拉犁顺手,手拉犁不如镢头得劲儿。“团结起来力量小”,“大家拾柴火焰低”。类人猿都懂得团结起来围猎,小岗村“十八勇士”应学类人猿。
2025.10.7.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