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杨陵生态农业促进会
千阳县西府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宝智
十月的雨,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落着,已经几天了。天色是那种匀净的、毫无火气的灰,像一块温润的老玉,静静地笼罩着四野。田里的庄稼还未收完,关中的小麦还没种上,落树的苹果急需阳光着色,裸露的泥土吸饱了水,软塌塌的,泛着深沉的乌光。农人是下不得地了,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无尽的雨丝给软禁了起来。外头的、心里的,一切喧嚷的声响,似乎都给这雨洗涮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种丰盈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静。
我独坐在书斋里,听着那雨声,并不觉着烦闷,反倒有几分欣然。这雨声,初听是单调的,久了,便听出里头的层次与变化来。落在瓦上的是清亮的“嘀嗒”,打在树叶上的是沉闷的“噗噗”,汇入檐下的小院,又是活泼的“潺潺”。这自然的天籁,比任何人为的乐曲都更教我安心。热闹是他们的,我只有这片刻的、完整的孤独,便觉得很是富足了。
于是,这静下来的日子,便成了享受孤独的日子。摊开一卷泛黄的旧书,也不必是经世致用的学问,只是一些闲散的文字;磨上一池浓墨,也并非要写什么传世的文章,只是信笔涂鸦,录几句偶得的诗。这般读着,写着,不为田粮谋,不为功名计,只为了在那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里,安顿自己这颗心。 这竟有些像乡间那些看似憨拙的老农了。他们懂得天时,顺应地利,春种秋藏,从不与天地万物争一时的短长。这是一种沉默的、不与人言的智慧,近乎于道了。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怕不就是这般光景?真正的智慧,原来并不在喧闹的辩驳与机巧的算计里,而在这份与天地精神独自往来的从容与静默之中。
这孤独,便不再是空虚的、难堪的寂寞了。心像被这秋雨淘洗过一般,滤去了所有的渣滓,变得澄清而平静,如一泓秋水,波澜不惊。我仿佛能看见自己的心,它沉在那里,安安稳稳的,带着一丝凉意,却也十分明澈。这时才恍然,多数人是不这么想的。他们惧怕这寂静,总要寻些声色来填满光阴的空隙,总要将自己的价值系于外物的评判与人情的往来。他们活得精明而热闹,却也疲惫而仓皇。他们不明白,这孤独,原是一方自己的天地,在这里,你才能与真实的自己照面。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变得稀疏了。天色却并未开朗,仍是那样沉静地灰着。远处有湿漉漉的鸟鸣,一声,两声,愈发衬得这天地幽寂。我心里却觉得满满的。这孤独的乐趣,原是这般不着痕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它不要人懂,也无需人陪,只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清欢,一种大智若愚的安然。
2025年10月7日李宝智

作者简介:李宝智,陕西省千阳县张家塬镇曹家塬村人,农民,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大学果树专业,为农民科技专家。现任杨凌生态农业促进会副会长。热爱文学,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散发各公众平台。
千阳县“见义勇为” 先进个人, 2013年入选“全国好人榜”;多年获得宝鸡市老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金秋”活动论文奖;分别获得市县镇不同荣誉称号与表彰4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