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青的作品
☘️《中秋,在上海》
今日中秋
人虽在上海
也该写写家乡圆月的
可我
没写
是我忽然想起了
那个冬天
你我一起堆的那个雪人
她融化后
令我肠子都悔青
我们既然偷了一根红萝卜
给她做了红鼻子
为什么
不再去偷一根红萝卜
做她的心
2025.10.6
❊ ❊ ❊ ❊ ❊ ❊
🌹【吉特赏析】
《中秋,在上海》这首诗借中秋之景引出回忆,选材有新意,以雪人融化的遗憾暗喻情感,引发读者共鸣。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且含蓄,未直白抒发思念却通过“没写家乡月”“悔没给雪人做心”等细节透露内心怅惘。不过,文字稍显直白与简单,意象间的深度串联不足,略欠余韵。
🔸🔸🔸🔸🔸🔸🔸🔸🔸
空青的作品
☘️《月亮的背面》
你说
今日中秋
不该提月的伤心事
我说,嗯
我说,那今晚
你就别赏月了
咱俩找家小酒馆
吹吹壳子
整两盅
2025.10.6
❊ ❊ ❊ ❊ ❊ ❊
🌹【吉特赏析】
《月亮的背面》以中秋赏月为背景展开对话,构思精巧,避开传统团圆赏月的俗套,转而探讨“月亮的背面”,寓意人生的不完美与隐秘角落。语言简洁生动,通过日常对话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态度。“吹吹壳子,整两盅”,方言运用更添生活气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惬意,短诗中透出豁达与智慧。
🔸🔸🔸🔸🔸🔸🔸🔸🔸
空青的作品
☘️《一只虹桥机场的蚊子》
下了飞机
不知怎的
竟被一只蚊子盯上
它偷咬了我一口
就急匆匆飞走了
忽然觉得
上海的蚊子
和贵州的
咬法没什么不同
连疼的滋味
都一样
2025.10.2
❊ ❊ ❊ ❊ ❊ ❊
🌹【吉特赏析】
《一只虹桥机场的蚊子》此诗语言质朴,以小见大。借一只在虹桥机场偷咬自己的蚊子,将上海与贵州联系起来,从蚊子“咬法”“疼的滋味”相同,巧妙淡化地域差异,引发对地域共性的思考。虽选取的意象平凡,却能在简单叙述中,传递出跨越地域的相似体验与微妙情感,让读者于细微处感受生活共通之处,颇具巧思与韵味。
🔸🔸🔸🔸🔸🔸🔸🔸🔸
🔸🔸🔸🔸🔸🔸🔸🔸🔸
空青的作品
☘️《二十三点三十八分的虹桥》
夜裹紧虹桥
路灯扎不破墨色
我攥着没说的话
心里轻唤——
虹桥,晚安
2025.10.2
❊ ❊ ❊ ❊ ❊ ❊
🌹【吉特赏析】
《二十三点三十八分的虹桥》巧妙捕捉夜晚虹桥的静谧氛围,以“夜裹紧虹桥”形象展现夜色浓稠,“路灯扎不破墨色”则赋予画面以视觉冲击力,暗喻内心孤独与思绪难宣。攥着未说之话,轻唤虹桥晚安,透露出温柔又略带寂寞的情愫。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个静夜思怀的画面,既有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含蓄流露,引人共鸣。
🔸🔸🔸🔸🔸🔸🔸🔸🔸
空青的作品
☘️《名字的重量》
昨夜住汉庭
躺下时忽然想
这酒店,为啥
要叫汉庭呢
——若汉朝
是个短命的王朝
2025.10.2
❊ ❊ ❊ ❊ ❊ ❊
🌹【吉特赏析】
《名字的重量》构思精巧,借“汉庭”酒店之名,引发对历史长短的哲思。以日常住宿情景切入,转而探讨汉朝若短命,“汉庭”之名承载意义是否改变,角度新颖。语言简洁直白,寥寥数语营造出思考空间。不足之处在于,思考稍显浅尝辄止,未深入展开对历史、文化与名称关系的多层次剖析,若能再挖掘深度,诗作会更具感染力与思想性。
🔸🔸🔸🔸🔸🔸🔸🔸🔸
空青的作品
☘️《去杭州》
从上海
坐中巴去杭州
起初望窗外
天,和家乡的差不多
地,和家乡的差不多
花草树木,也差不多
连人的模样、穿着
都和家乡的差不多
于是我在车上
眯了一小会儿,又
眯了一小会儿
杭州
就到了
2025.10.2
❊ ❊ ❊ ❊ ❊ ❊
🌹【吉特赏析】
《去杭州》以质朴语言描绘从上海到杭州途中见闻。初看窗外,天、地、景、人皆与家乡“差不多”,这种重复表述营造出平淡氛围,凸显旅程初始的平凡与无奇。而随后“眯了一小会儿”,行程的短暂迅速与之前的平淡描写形成微妙反差,结尾简单“杭州就到了”戛然而止,却留有韵味,看似写路途,实则在简单场景中蕴含生活节奏的微妙变化,以简洁笔法勾勒出一种随性又别样的出行体验 。
🔸🔸🔸🔸🔸🔸🔸🔸🔸
🔸🔸🔸🔸🔸🔸🔸🔸🔸
空青的作品
☘️《灵隐飞来峰》
我问飞来峰
从天竺飞来
累吗?
它没理我
反倒问
你问这个干什么
这回
轮到我不理它了
2025.10.4
❊ ❊ ❊ ❊ ❊ ❊
🌹【吉特赏析】
《灵隐飞来峰》以新奇的拟人问答展开想象,赋予飞来峰人格化反应,打破常规对话模式,“我”与山峰的一问一答、互不领情,营造出诙谐幽默又充满禅意的氛围。短短几句,似有深意,不直接说教却引人思索人与自然、灵与形的微妙关系,语言简练风趣,在轻松的交流场景中,给读者留下趣味与思考空间,颇具小诗的灵动韵味 。
🔸🔸🔸🔸🔸🔸🔸🔸🔸
空青的作品
☘️《灵隐北高峰索道》
据说之前
主席曾三上北高峰
——有诗为证
我不知当年主席
是怎么上山的
可有索道
今天,管理员劝我们
说徒步上山太累
下山也累
劝我们掏50元人民币
——上下求索
2025.10.4
❊ ❊ ❊ ❊ ❊ ❊
🌹【吉特赏析】
《灵隐北高峰索道》这首诗围绕灵隐北高峰索道展开,借主席当年登山引发对登山方式的联想,管理员劝乘索道之语颇具趣味与现实感,“上下求索”一词双关,既指乘坐索道,又暗含别样意味。但整体内容稍显单薄,仅围绕索道这一小事描述,未深入挖掘出更深层次内涵,语言也较为直白质朴,若能在立意、雕琢语言上多下功夫,或能更出色。
🔸🔸🔸🔸🔸🔸🔸🔸🔸
空青的作品
☘️《杭州印象》
纵是走马观花
杭州
也值得赞美
灵隐寺,飞来峰
还有
雷峰塔和西湖
要别杭州去舟山了
过钱塘江时
天已黄昏
中巴司机跟我们讲
今年前来观潮的人
又去了两个……
2025.10.4
❊ ❊ ❊ ❊ ❊ ❊
🌹【吉特赏析】
《杭州印象》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杭州的经典意象,灵隐寺、飞来峰、雷峰塔、西湖等元素如水墨点染,三言两语便显古城风韵。黄昏钱塘江畔的离别场景,由中巴司机口中“观潮人又去两个”的闲谈收尾,将人间烟火与自然壮美悄然勾连。虽语言平实无华,却以一种质朴的静谧,传递出对杭州的温暖眷恋,别有韵味。
🔸🔸🔸🔸🔸🔸🔸🔸🔸
🔸🔸🔸🔸🔸🔸🔸🔸🔸
空青的作品
☘️《海可以……
——在乌石小塘》
海可以漫过海岸
漫过被浪磨圆的乌石
漫过你踮起的脚尖
海可以把云揉碎在水里
把风藏进滚滚浪潮
把远帆泡成一枚褪色的纽扣
也可以在退潮后
留下些大大小小的贝壳残片
像我没对你说尽的情话
和誓言
2025.10.5
❊ ❊ ❊ ❊ ❊ ❊
🌹【吉特赏析】
《海可以……——在乌石小塘》这首小诗充满诗意与想象力,以“海可以”起兴,罗列海之多样姿态,生动鲜活。将云揉碎、风藏进、帆泡成等表述新奇独特,赋予海丰富的情感与创造力。退潮后贝壳残片如未尽的情话与誓言,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连,含蓄而深情,引发读者共鸣,在简短篇幅中构建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海洋意境 。
🔸🔸🔸🔸🔸🔸🔸🔸🔸
空青的作品
☘️《在舟山看海》
一直没见过海
总以为
见了海,心胸会开阔些
今日在浙江
在舟山
终于撞见海了
还在海边
让蓝蓝的海水漫过脚背
让浪,拍打着小腿
可心胸怎么还是那么窄呢
对你
怎还揣着那些小心思
2025.10.5
❊ ❊ ❊ ❊ ❊ ❊
🌹【吉特赏析】
《在舟山看海》以“看海”为背景,巧妙用海的宽阔对比内心的狭隘。诗人原本期待见海后心胸能变得开阔,然而身处海边,心却未随之宽展,尤其是面对“你”时仍怀有小心思。这种反差,含蓄传递出情感的复杂与微妙,也让人感受到,有些心结并非外界景色所能轻易解开,颇有余味。
🔸🔸🔸🔸🔸🔸🔸🔸🔸
空青的作品
☘️《再说汉字“爱”》
我说爱
只说爱字上面那一撇
那一撇,好多汉字都有
没别的意思
可总有人心生妒忌
说它是
女人裙上的飘带
也有人不怀好意
说我,是故意隐瞒了
那个未成佛者
手中的
屠刀
2025.10.5
❊ ❊ ❊ ❊ ❊ ❊
🌹【吉特赏析】
《再说汉字“爱”》以“爱”字为切入点,独辟蹊径只谈“爱”字上面一撇,引发他人无端猜测与恶意解读,如将一撇比作女人裙上飘带、暗示未成佛者手中屠刀。构思巧妙,借对汉字一撇的不同解读,影射现实中人们面对“爱”时内心的复杂与阴暗,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在有限的篇幅里传达出关于人性与误解的深刻思考,颇具思辨性。
🔸🔸🔸🔸🔸🔸🔸🔸🔸
🔸🔸🔸🔸🔸🔸🔸🔸🔸
空青的作品
☘️《女人,妖精或鬼》
我坐在一家化妆间的出口处
一个女人擦脂抹粉走了出来
一个女人擦脂抹粉走了出来
一个女人擦脂抹粉走了出来
一个女人擦脂抹粉走了出来
一个女人擦脂抹粉走了出来
一个女人擦脂抹粉走了出来
这时我读完了《聊斋志异》
又打开了《丰乳肥臀》
2025.10.6
❊ ❊ ❊ ❊ ❊ ❊
🌹【吉特赏析】
《女人,妖精或鬼》以重复的日常场景与文学阅读并置,形成荒诞张力。六个相同句式的堆叠,既模仿流水线的机械感,又暗喻现代女性身份的标准化表演。突然切入《聊斋志异》与《丰乳肥臀》,将妖鬼叙事与母性象征并置,迫使读者思考:脂粉面具下的女性,究竟是被异化的妖精,还是被物化的生育符号?结尾留白巧妙,化妆间出口恍如现实与虚构的临界点。
🔸🔸🔸🔸🔸🔸🔸🔸🔸
空青的作品
☘️《失联之后》
一年年,一次次
百度,高德
地址换了又换
换了又换
始终找不到你
后来
我竟异想天开
在地址栏
敲下了你的
名字
2025.10.7
❊ ❊ ❊ ❊ ❊ ❊
🌹【吉特赏析】
《失联之后》以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勾勒出寻而不得的怅惘。一年年、一次次的寻找,地址频换却终无所获,将执着与失落刻画入微。而“在地址栏敲下你的名字”这一异想天开的举动,更是神来之笔,它打破了常规寻找方式,以一种近乎荒诞却又饱含深情的姿态,把寻人不遇的无奈、对重逢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极易引发有过类似寻人经历者的共鸣。
🔸🔸🔸🔸🔸🔸🔸🔸🔸
空青的作品
☘️《昨夜借宿筑城》
从虹桥飞来时
天已黑透
中秋的月悬在半空
淡淡的
薄云漫过
落了几滴雨
今晨醒来
昨夜的月沉了
太阳,还没升起来
2025.10.7
❊ ❊ ❊ ❊ ❊ ❊
🌹【吉特赏析】
《昨夜借宿筑城》这首短诗意境清幽,语言凝练。借宿筑城的经历融入中秋时节独特景致,从“虹桥飞来”的奇幻开篇,到“月悬淡云、落几滴雨”的静谧夜景,再到次日清晨月沉日未升的朦胧感,画面感强且富有诗意。用词简约却恰到好处,以自然景象变化勾勒时间流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悠远氛围,让读者在简短的文字中感受到时光的温柔与神秘。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