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我陪母亲挖野菜
文/秋草红枫 河南方城
中秋的月光,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在农村老家的院落里。那棵老槐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是岁月刻下的纹路。我站在院子里,望着这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的场景,思绪飘回了儿时。
改革开放前,家里粮食总是不够吃。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就会带着我去田野里挖野菜。那时的田野,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既充满了新奇,又带着一丝无奈。新奇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绿色,无奈的是挖野菜是为了填饱肚子。
母亲总是能准确地辨认出哪些野菜可以吃,哪些是有毒的。她弯着腰,在草丛中仔细地搜寻着,动作熟练而又迅速。我则跟在她身后,像个小尾巴,学着她的样子,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着野菜。有时候,我会不小心挖到一些不能吃的草,母亲就会笑着走过来,耐心地教我如何分辨。那时候,挖野菜是我们生活的希望,每一棵野菜都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承载着我们对温饱的渴望。
时光匆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地。家里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粮食不再短缺,餐桌上也多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食。然而,每年中秋节,母亲还是会提出去挖野菜。起初,我有些不理解,觉得现在生活好了,没必要再去吃那些苦。母亲却总是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儿女不能忘了父母恩。这野菜啊,是咱们穷日子里的依靠,不能忘了它。”
于是,每年的中秋,我都会陪着母亲走进那片熟悉的田野。此时的田野,已经不再是当年那副为了生存而忙碌的景象。它更像是一个充满回忆的乐园,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承载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母亲依旧弯着腰,在草丛中寻找着野菜,只是她的动作不再像当年那样迅速,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我默默地跟在她身后,看着她那有些佝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酸涩。
如今,又到了中秋节。我再次陪着母亲来到了田野。这一次,我发现挖野菜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不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追求一种营养、健康和美味的生活方式。野菜,这个曾经在穷日子里救命的“宝贝”,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餐桌上的“新宠”。
我和母亲一边挖着野菜,一边聊着天。母亲说:“现在的生活好了,吃野菜是为了健康。可我还是忘不了当年挖野菜的日子,那时候虽然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心里是甜的。”我听着母亲的话,陷入了沉思。是啊,野菜见证了我们家从贫穷到富裕的变迁,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过去的怀念。
挖完野菜,我们回到了家。母亲把野菜洗净,做成了几道美味的菜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这带着回忆和情感的美食。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在这个中秋佳节,我陪着母亲挖野菜,不仅挖到了健康和美味,更挖到了那份深深的亲情和对过去的感恩。野菜,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我们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初心,铭记那些曾经走过的艰难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