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洛山区的丹凤县,有两段尧帝时期的故事,一个是许由隐居凤冠山挂瓢洞,一个是尧帝儿子朱丹封地丹水。
凤冠山挂瓢洞是历史上第一隐士许由隐居的地方,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和膜拜。据《太平广记》记载:尧帝时,阳城高士许由,为人据义有德,尧帝欲让位于许由,许由不从,后尧帝又派人去请许由担任九州长,许由不听,怕名利污秽了自己的耳朵,便在颖水之滨洗耳,于是就有了“许由洗耳”的故事。
历史上,关于许由隐居之地一直是沛市箕山之下、颖水之滨。而在丹凤县,则民间传说,许由在箕山颖水隐居之前,曾过道凤冠山,在凤冠山上隐居过几年时间。他无意于功名利禄,避乱世而隐居于凤冠山东侧一洞窟。许由身无长物,仅一缸一瓢一琴。许由在凤冠山隐居其间,心如止水,瓢饮充饥,抚琴放歌,年复一年。为纪念许由酷爱自然山水和不贪身外之物的清高品德,后人将该洞命为“挂瓢洞”。
那么,尧帝的儿子丹朱封于丹水是怎么回事?相传尧帝让位于许由,许由不从,只好另谋其人。在让位的人选中,一个是尧的儿子丹朱,一个德高望重的舜。
凤冠山下的丹水(丹江)是汉江最大的支流,传说这里是尧帝的儿子朱丹的策封之地。丹朱生性顽皮,自幼不务正业。相传尧帝老了,要选接班人,由于丹朱游手好闲,不关心老百姓和国家大事,尧就决定传位给当时著名的孝子舜。
王位授给舜,丹朱不服,便兴兵造反,以图用武力夺取王位。尧亲自率军来攻打丹朱盟军。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杀得血流成河,把整个丹水都染红了,最后那几个诸侯王都被抓住,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但丹朱是尧的儿子,就封在了丹水做了诸侯王。
这就是许由隐居凤冠山挂瓢洞与尧帝儿子朱丹封地丹水的传说。
千百年来,许由不问名利,归隐自然,高风亮节,被人们所称颂;尧帝的儿子朱丹,争权夺利,血战丹水,被人们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