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步
文/莫怀戚
【编者按】莫怀戚的《散步》以极简笔触,串联起家庭日常与生命重量,字里行间满是温润的亲情与深刻的人生体悟。文章开篇以田野散步的场景切入,祖孙三代的同行画面,看似平淡却暗藏温情,“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的童言,不经意间点出亲情的传承本质。文中对初春田野的描写极具生命力,“新绿随意地铺着”“冬水咕咕起泡”,既烘托出万物复苏的生机,也隐喻母亲熬过严冬的坚韧,为后文的亲情抉择埋下伏笔。当“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出现时,“我”的抉择背后是对亲情轻重的考量,而母亲主动妥协的转变,更显长辈对晚辈的包容,“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一句,将亲情的柔软与依靠写得动人。文末“背起母亲”与“背起儿子”的细节,以“整个世界”的隐喻,将家庭责任升华为生命传承的重量,平实中见深刻。而穿插的母亲病重片段,与前文的温馨形成强烈对比,“北海的菊花”成为生命的象征,母亲临终前对子女的牵挂,以及“好好儿活”的生命嘱托,让文章超越家庭叙事,触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全文没有刻意煽情,却以细腻的生活细节、鲜活的意象(春野新绿、秋日菊花)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在平凡叙事中感受亲情的珍贵与生命的韧性,堪称一篇以小见大的散文佳作。【编辑:纪昀清】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细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6月3日—2014年7月27日),重庆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其作品以细腻的人性刻画和浓郁的重庆地域特色著称,曾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四川文学奖、第三届红岩文学奖等奖项。其散文《散步》《家园落日》被选入多版中学语文教材,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