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秋感怀
笛子
鸿雁来宾
捎信说海角的你
安好
我纷乱的心安静了许多
秋风来了
托云儿说他乡的你
安好
我牵挂的心放松了许多
天上的月圆了
游子的影却孤单了
独望广寒
有吴刚的桂酒香飘飘
有嫦娥的舒袖舞翩翩
有玉蟾的叫声阵阵
有玉兔的捣药匆匆
甚是一番热闹
侧看窗前
冰轮临近洒了清辉处处
金桂绽开浓香醉人痴痴
红枫碎影摇曳浅笑
黄英怒放满城金甲
也是秋意无限
可就是
我举起的杯
只能邀月
我酿好的酒
醉了自己
中秋赏月
刘佰儒
一块银元
买下整个蓝天
嫦娥漫舞
洒下银纱
装点美丽人间
一块银元
买下所有的星星
洒向中秋晚
化作万家灯火
安抚累弯的炊烟
一块银元
买下河边那片柳
约你遛弯
笑看水中月
那里有我们的童年
情满中秋
美丽天使
云絮没把月亮裹严
漏了缕清辉,落在竹椅边
粗瓷盘里月饼躺着
没催谁,先尝第一口甜
你剥核桃我翻旧卷
茶盏凉了也没急着添
风从纱窗溜进来时
正碰着桂香,在檐角转
光斑在桌面慢慢晃
枣泥馅剩了半颗也无妨
我们没数时辰过了几刻
只听虫鸣,漫过矮院墙
蒲扇停在半空那瞬
抬头刚好见月亮偏身
没说想念,也没盼圆满
这样,就抵得过半世安稳
“装”富
——《“装”之大观》之5
谢雄鹰
朋友圈里有个张富
姓张名富
因不甘被人小看
故称“装富”
张富是不是真富
起初没人清楚
反正喜欢富是真的
喝的是台子
抽的是华子
穿的是牌子
派头是杠杠的样子
于是张富就被恭让为买单的主
程式上也被习以为常
久而久之,人们改口叫他“张总”
起初,他觉得有点别扭
听多了,就慢慢耳顺
并且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
脸上就开了花
像英雄树开出的那种款式
十六的月亮
廖念钥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到了十六仍然不见面。
月儿躲到哪里去呢?
听说要拆迁,
广寒宫要推倒重修,
吳刚建筑队要扩编,
嫦娥娘子军要组建…
那株桂花树已经千万年,
砍不断不要紧,
现代科学观,
一包炸药连根拔起,
“轰”的一声飞上天…
没有什么干不了事,
人有多大胆球有多大变,
至于结果如何?
他娘的说了算?!
好好活着
文/空谷幽兰
活到了作壁上观的遗老年纪,
未来已不可期,
只求当下健康开心足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能自理自立,
不求诸于人,就是大喜。
唯盼地球祥和,
国无战事,百姓乐业安居。
子孙有钱可赚,有房可住,有班可上,有书可读,温饱足矣。
冷暖自知,
即使生活曾欺骗了我,
那也是陈芝麻烂谷子,
不足挂记。
但我依然会挺胸抬头向前,
不卑不伉,
不左顾右盼,
不回头过滤。
遇水搭桥,逢山开路,
万事好奇。
寒露(外一首)
文/豫东坷垃头
大地提着一篮黄金走了
留下庄稼的影子和骨头
季节提着一篮的珠来了
凉凉的一闪一闪
一只蟋蟀扯着另一只蟋蟀
孩子天凉好个秋
镰刀、种子、化肥、三轮车
日夜忙碌
一个孩子在田埂上疯跑
一个母亲伸开双臂
稻草人拿不定主意
哪一条是回家的路
望秋
金钟响起,像辉煌的地狱
一波一波的声音
包剿我。我急忙握紧镰刀
杀伐
收割
秋天露出破绽
我突围在悲喜之中
对于我这个种粮人来说
不会因为胆颤
而放弃收割秋天
半 个 月 亮
文/陈昱如
勾勒的画卷,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壶中
彼此眺望
风雨和春秋,像一把磨刀石
犀利还是迟钝
让一片轻轻的叶子
划过天窗
我把它看成了,一半迷恋唐朝的辉煌
一半在尘埃中彷徨
中秋之夜,挂在天穹
那是嫦娥忧伤的半颗泪滴
我把它看成了,荡在银河上的秋千
又像故乡的小溪上,划过来的一叶小舟
装满了母亲的思念,父亲的憨厚
兄弟姐妹们,夜幕下温馨赏月的回望
沧桑岁月,轻舟己过
那熟知的,乡恋和乡愁
曾以为被奶奶故事中的天狗食月
或者被萧瑟秋风淹没
凛冽的夜空下
清辉抽光了我的思绪
以及我的哀思和伤痛
我依墙伫立而惆怅
丰盈的五月,预期金黄的
秋季
尝试一次深层的访谈
我把它折成千纸鹤,挂在天窗
风铃在寒江孤影中,将情愫摇响
今夜,我赏月亮
望着渐行渐远,冷瘦的清辉
难掩心潮涌起的波澜
看江山如此多娇
像一幅水乡的丹青
调出我美丽婉约的感伤
一半的月亮留在天涯
一半在翻阅的书卷上
化作绝唱
中秋记(外一首)
文/豫东坷垃头
走到今天,真的走成了孤单
鸡鸭去了专业户
牛羊去了牧场
陪伴我人生的走的走散的散
望月发呆
对着月饼叹息
本该高兴却控制不住悲伤
所幸,二亩责任田三分小菜园
麦子玉米让我放下恩怨情仇
白菜青椒让我删除浮躁
爱我的人将得到我真实的消息
恨我的人我已在一首诗里祝他们长寿
体验四季,关注一棵小草
珍惜每个黄昏
醒悟后,即使亡羊补牢
也要热爱大地和无常的人间
中秋夜
天上的月饼地下的月饼开始狂欢
星星点燃烟花
有史以来的祥和灿烂
怎不让人流泪
急忙拿起手机变换角度按
来到屋内在灯下
把相片放大
想看看今年的桂花树
吴刚还在挥斧吗
想把今年的国泰民安
收藏起来
除了有个白点一片黑暗
我失望的在想
今年的中秋节我只能得到
一片黑暗
黑暗中的一点点白吗
家长礼短
诗雨轩
记住,与父母比长短论道理,相互谁该感谢感恩谁,都是无知的表现。
前三十年看大人,后三十年看孩子,是有道理的,也是很正常的。
儿孙不仅是血脉的继承者,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不要割裂开分析,与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肯定的。
在外人眼里,父母和儿孙永远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
天下的父母,亲自己的孩子,关心自己的孩子,是无私的付出,不是图回报的。
如果非要讲回报的话,给了你生命这一条恩,恐怕你一辈子也还不完。
记住,亲情和血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