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人间时
文/秋谷
远远的———
是那穹天海上
幽蓝、气爽、澄碧
月圆一轮
嫦娥舒袖玉兔捣药
欠久相守
近了的———
是你我还有她
凝望、相思、欢聚
樽杯把酒
欲向海上玉盘泼墨诗赋
欲上瑶池仙境笙歌曼舞
美啊
是那琉璃澄清柳影依依
天上人间
人间天上
相聚同乐共赏婵娟遥遥万里
却在咫尺人常久
虽有圆缺———
可今天啊是那人圆心圆思圆
在可爱的人间
对这月圆一轮
谈笑风生烹茶叙旧
也或此时———
你在天涯我在海角
她在心花怒放
可彼此拥有的一颗欢聚的心啊
都在瞰临着澎拜的海
都在情依一个圆月夜
都在高堂一家人敬守
没有过多的笔墨
只有我这情感的花一束
相敬于你和她
像嫦娥似玉兔长守
永远康健龟寿
20251007
月满人间,情牵此心——评秋谷《月圆人间时》
秋谷的《月圆人间时》以“月圆”为情感纽带,串联起天上幻境与人间温情,在远近、虚实的交织中,将中秋的团圆意、相思情与对生命的美好祈愿熔铸于诗行,语言质朴却满含赤诚,如同一束温暖的情感之光,照亮了每个关于“圆”的期盼。
一、空间叙事:从“远”到“近”,织就天地共情网
诗歌以“远远的——”与“近了的——”构建清晰的空间层次,让情感在天地之间自然流淌。“远远的”穹天海上,是“幽蓝、气爽、澄碧”的壮阔背景,搭配“嫦娥舒袖玉兔捣药”的经典神话意象,既勾勒出中秋月色的空灵之美,又以“欠久相守”为神话注入人间情愫,让遥远的月宫不再是清冷的幻境,而是承载着“相守”期盼的情感符号。“近了的”你我她,则聚焦人间场景:“凝望、相思、欢聚”三个词精准概括中秋的人间百态,“樽杯把酒”“泼墨诗赋”“笙歌曼舞”的细节,让团圆的热闹与温馨具象可感。从“天上月”到“人间人”,诗人打破空间阻隔,让天地共享一轮圆月,也让天上的“欠久相守”与人间的“欢聚”形成呼应,织就一张跨越天地的共情之网。
二、情感内核:以“圆”为魂,诠释团圆多面意
“圆”是全诗的核心意象,诗人不仅写“月圆”,更写“人圆”“心圆”“思圆”,让“团圆”的内涵变得丰富立体。诗中既有“相聚同乐共赏婵娟”的直接团圆之喜,也有“你在天涯我在海角”的隔空相思——即便身处异地,“彼此拥有的一颗欢聚的心”仍能跨越“遥遥万里”,在“圆月夜”中实现精神共鸣,这是对“团圆”的深层解读:团圆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相聚,更是心灵的同频共振。而“高堂一家人敬守”的细节,又将团圆与亲情绑定,让“圆”的意象多了一份烟火气与归属感;结尾“永远康健龟寿”的祈愿,更让“圆”从当下的欢聚延伸到长久的美好期盼,情感层层递进,真挚动人。
三、语言风格:质朴见真,以“轻笔墨”传“重情感”
全诗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以“轻笔墨”传递出“重情感”。“没有过多的笔墨,只有我这情感的花一束”既是诗人的自白,也精准概括了诗歌的语言风格:“琉璃澄清柳影依依”“谈笑风生烹茶叙旧”等表述,如日常对话般自然,却能快速唤起读者对中秋场景的记忆;“瞰临着澎拜的海”“情依一个圆月夜”中的“瞰临”“情依”,用词质朴却力道十足,将对圆月的珍视、对情感的坚守具象化。这种“以情驭词”的写法,让诗歌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仿佛诗人正手持“情感的花一束”,与读者面对面分享中秋的喜悦与祈愿,情感的温度透过文字直抵人心。
《月圆人间时》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的中秋诗。诗人以圆月为媒,将神话与现实、远方与当下、个体与群体串联,既写出了中秋月色的自然之美,更道尽了人间团圆的复杂况味——有欢聚的热闹,有相思的温柔,更有心灵相通的笃定。这份对“圆”的珍视与祈愿,不仅是对中秋传统的致敬,更藏着对人间美好最朴素的向往,读来令人心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