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花蕊(连载16)
毋东汉
第二章 文学思潮与写作方法①
(一)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是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借助中央王权与封建贵族阶级进行的曲折斗争在文艺上的反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艺术上摹仿古代,故名。思想内容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崇尚理性原则,宣扬公民义务,克制个人情欲。规定悲剧、颂诗、英雄史诗为歌颂上层人物的高级艺术,以喜剧、寓言、讽刺文学为描写平民生活的低级艺术。讲究结构的严密完整,强调戏剧要严格遵守“三一律”:时间上限定在一昼夜内,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只许一个完整情节。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有: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洛马刻》,莫里哀的《伪君子》,弥尔顿的《失乐园》等。
(二)感伤主义
十八世纪后期,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提倡抒写内心感受,强调个性和精神生活,多用第一人称写法,采用日记、书信等文体,写景抒情,不满现实,大都带有侬厚的感伤情调,故名。代表作家斯特恩。“感伤主义”一词出自其小说《感伤的旅行》。代表作家除英国斯特恩外,还有法国卢梭,英国理查逊和德国歌德、俄国卡拉姆辛等。
(三)自然主义
十九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法国,由左拉首倡。主张文艺要纯客观地记录生活现象,着重描写生活中的个别现象,追求表面的真实性,忽视典型性和本质的概括。这是一种错误的创作方法。其作品虽能反映某些社会真象,但由于是个别现象的照搬,缺乏普遍性,思想性不强。
(四)形式主义
单纯追求形式的独特和完美,忽视思想内容,以华丽的外表掩饰内容的空虚,甚至借以兜售反动的思想内容。这是一种错误的创作方法。
(五)颓废主义
最早表现在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的创作中,后来在欧美泛滥,宣扬极端个人主义,悲观情绪和变态心理,破坏艺术法则,是资产阶级没落腐朽的一种文艺倾向。
【链接】我们掌握这类消极错误的写作方法概念,识别毒草的形态,对提高我们的文学作品鉴赏和批评能力有益。
(待续)
2025.10.7.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