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中秋武穴记:石佛寺小学的月光独白,兼寻鄂东赏月之趣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乙巳年的武穴,中秋夜仍裹着夏末的余温。风从长江水面拂来,先掠过龙坪镇码头的锈铁锚链,沾了几分渔火的暖;再穿过梅川镇老街的青石板缝,携着章水泉竹艺篾条的清润;最后漫进石佛寺小学的操场时,已变得慵懒而温驯,连带着塑胶跑道上的暖意,都成了大地递来的温柔邀约。我索性褪去上衣,赤膊坐在足球场的草皮上,草尖搔过皮肤,是夏末独有的、混着广济竹编草木香的痒,仿佛整座武穴的秋意,都在月光下轻轻呼吸。
这轮鄂东的圆月,清亮得不掺一丝杂质。它把教学楼照得棱角分明,墙面上嵌着的武穴酥糖非遗石刻,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银辉——浮雕里的糖坊伙计抡锤砸着芝麻,百年前的甜香似是穿透时光,与远处飘来的印子粑米香缠在一起,顺着风漫过操场。每一扇教室窗户都成了沉静的墨色镜面,偶有未熄的灯光从帘缝漏出,像不小心跌落的星子,在水泥墙壁上弹跳一下,便隐入夜色。篮球架的影子被拉得极长,斜斜地印在草地上,如同巨人遗落的琴弦,风过处,操场边的香樟哗哗摇响,把居民楼里的谈笑、孩童追逐萤火的欢呼,还有巷口老槐树下岳家拳老拳师摇蒲扇的轻响,一并揉碎在月光里——这才是武穴人中秋夜里,最熨帖的背景音。
此地赏月,自有别处难寻的意趣。武穴人不必刻意登高望远,也无心于江滩的繁华。他们更爱在自家庭院摆上木桌,瓷盘里码着酥糖的脆、卷煎的香,紫砂壶里泡着本地的云雾茶,让月光慢悠悠地淌过杯沿,把茶汤染成淡金。或是三五邻里聚在巷口,老人们讲着清代县志里中秋赛诗会的旧闻,孩子们举着绘有傩戏面具的灯笼,在青石板上跑成一串流动的光。那月光是活的,带着武穴街巷的烟火气,裹着长江水汽的润泽,连落在肩头的凉意,都藏着家乡独有的温柔。
而在石佛寺小学这方操场上,我独享的便是这份剔除了雕饰的坦荡。没有市井烧烤摊的油烟混杂桂香,也无码头货轮的汽笛惊扰夜色。只有月光如潮水,漫过草坪、漫过跑道,把篮球架的锈迹、香樟的纹路,都浸成一片流动的银。恍惚间,仿佛看见明代李时珍曾在此处驻足——或许当年他采药途经武穴,也曾望着这样的圆月,在本草札记里记下中秋夜的草木药性;又似听见百年前竹艺大师章水泉,在月光下劈篾的轻响。这乙巳年鄂东最纯净的月色,似是偏爱这所乡镇小学的寂静,把武穴的千年故事,都悄悄铺展在这片银辉里。
这便是武穴人的中秋了——月是故园明,趣在寻常中。它不在远山高阁,而在斑驳的篮球架下,在飘着米香的巷弄里,在每一扇亮着暖灯的窗户后,在非遗石刻的纹路里,在竹编篾条的清香中。当整个城镇都沉浸在月光的洗礼中,你会发现:最深的禅意,原来藏于最朴素的日常;最浓的乡愁,早已融进这轮照过武穴千年的圆月里。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