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5310 不曾消逝的民族 文║予诺(辽宁)主播║倾倾

在我的家乡红帽子镇,有一座千年古塔,人称睦州塔,相传是得道高僧吕舟大师的真身舍利塔。
吕舟大师一生非常传奇,他曾是辽圣宗长女岩母堇的丈夫、驸马都尉,名萧绍业。因圣宗驾崩、法天皇后摄政,由此拉开宫廷党羽之争的动乱局面,法天皇后诬陷萧绍业参与宫廷政变,与萧匹敌谋乱,被赐死罪。后因岩母堇之故,以赐死改作出家为僧,岩母堇改嫁他人。所以说,萧绍业出家为僧带有一定强迫性和政治色彩。萧绍业以宅为寺,终日研读佛经,圆寂后建舍利塔,塔旁建寺以祭。
睦州塔,为砖筑,八角十一层实心密檐类型,现存密檐十层,高约30米。塔基平面八角形,基座总高度约在6米左右,立面上由台基、须弥座、平座勾栏和仰莲座四层组成。塔身平面八角形,边长约4米,转角各用圆形角柱一根,高约5.5米左右,直柱造,角柱侧脚及柱头卷杀均较显著。一层檐下施作仿木结构砖雕斗栱,二层以上以砖叠涩出檐。塔身内部辟塔室,再上密檐部分内部作实心结构。东塔山塔是辽代建筑的典范,更也是那个时代历史价值的体现,为研究辽塔提供了较高的实物例证。
疑问来了,享国祚218年显赫一时的契丹族人何去何从?
睦州塔给出了明确答案,在它的身上我们看到民族融合的缩影,因为此塔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是唐代古塔的翻版与承袭,所用方砖雕砌皆为关内工艺,铁的事实证明中原民族与契丹民族当时以深入交流并融合,且在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共识性的认同。后来北方政权的朝代更迭,契丹民族融入女真,蒙元,满清,发展中选择了姓氏,随俗了习惯,然而他们的后裔,依旧活跃在祖先游牧、狩猎、耕耘、战斗过的地方。
说不一定我们或是我们身边的朋友的血管里就流着契丹人高贵的血。
华夏民族是一家,不信你看查海先民的图腾,龙,中华民族灵魂抹不去的胎记。他们没有消逝,而是像繁星一样散去天涯海角。所以说,谁煽动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骨肉兄弟对立,他就是别有用心的败类与豺狼,不可原谅。

【作者简介】予诺,辽宁阜新人。阜新诗词学会会员。

【主播简介】
倾倾,辽西蒙古贞人,多才多艺,喜欢戏曲,酷爱朗诵艺术。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