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晋祠结了缘》之三
《三觇月亮泉》
文/郝啸林
身为襄都区东汪镇人,晋祠庙的月亮泉于我并非陌生之地。然而,那已是三四十年前的旧事了。2024年初,襄都区有关部门发布的月亮泉抖音视频勾起了我的兴致,遂决定顺路重访。
我与老伴骑着三轮车,从晋祠村办公大院的西便门进入。眼前景象令人意外:一伙人正在拆除祠庙的正房。我上前询问:“前几天视频里房屋还好好的,怎么现在拆了?”有人答曰正在寻找明晋祠碑座的龟趺(赑屃)头颅,也有人说是为探寻月亮泉水的源头。庙门前,六七个村民正围着半圆形的泉水砖石护栏忙碌。他们手持钢钎、铁锤,旁边一台水泵正轰鸣着抽水,还有一人已穿好水裤,准备下水。细问之下方知缘由:原先泉中出水的玉雕龙头深埋地下,自“百泉复涌”后,前来月亮泉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为了方便游客观赏,大家正商议着如何将这龙头升高。
喷水的玉雕龙头外部可见,但伸入井筒北壁的部分究竟有多长,谁也说不清。泉水仍在汩汩涌出,工作面距池中水面足有一人深。有人提议必须先切断水源,有人追问源头何在,还有人关心出水龙头的具体长度。这时,一位年长者回忆道:“早年修过,龙头不长。那时就是硬塞进去的,不必全拆北壁就能取出。”然而,井筒北壁笔直,南壁呈半圆,内径狭窄。人在井下难以弯腰,更使不上力。要把整块玉雕龙头拆出并运上井口,谈何容易。
正踌躇间,南边走来几人,似是前来指导的上级人员。他们绕着泉边仔细勘察,一番商议后,确定了方案,工人们便又继续忙碌起来。祠庙院内施工正酣,不便进入;院外亦是繁忙景象,不便打扰。我们从南大门出来,瞥见墙上几行醒目标语:“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习语)。此情此景,让我顿觉:这月亮泉,很快就要翻开崭新的一页了。
第二次探访,是应浆水中学郝永渠校长(邢台《晋祠文化》研学会会长)之邀同游。他正与省里领导筹备研学活动,其中一项便是“游学百泉鸳水”,邀我作陪。我俩同行同姓,他曾为我的小说《时代的记忆》作序,我自然欣然应允。
从龙泉东大街与沟头泉路交叉口出发,我提议先去看看正在重建、尚不广为人知的月亮泉,郝校长欣然同意。绕行小道,自晋祠村委大院南门而入,眼前豁然开朗:月亮泉已然焕然一新!
泉水四周,半圆形的石阶拾级而上,簇拥着白玉栏杆围砌的泉池。西墙镌刻着简介,东墙题写着诗篇,中间一泓清泉,澄澈汪洋。升高后的玉雕龙头,正缓缓吐出清流,水流在长方形的池中汩汩流淌,显得无比晶莹透亮。整个水池沐浴在阳光下,倒映着圣母邑姜梳妆楼的倩影,宛如婵娟临镜自照,又如天池谪落凡间,氤氲着飘渺灵动的仙气,似真似幻。
池边简介记载:明朝嘉靖年间,顺德府来了一位新任知府李攀龙。他是当朝进士,雅好吟诗作对。一年夏日,他来晋祠上香游玩,品尝了月亮井的水,大为赞赏,即兴赋诗一首:
晋祠水乡遍地泉, 柳青苇绿百鸟欢。
月池井水如碧玉, 饮似琼浆润心田。
李知府回到府衙,仍念念不忘井水的甘甜,遂命人每日前往月亮井挑水一担,专供泡茶做饭。每逢官员巡察或诗友雅集,他便以此水沏茶待客,备受赞誉。诗友间口耳相传,月亮井的美名,很快便传扬开来。
读过壁上简介,再观泉饮水,那沁人心脾的清凉、甘甜与通透之感,便更添一层历史的醇厚与文化的韵味。
我俩在月亮池边合影留念后,我又将正在翻修的晋祠庙指给郝校长。听闻这是晋代古迹,他好奇心起,穿过施工护栏进入院内,对散落在角落的明代碑文、碑座(尤其是那缺失龟头的赑屃)摩挲良久,拍照不停。可惜,因工程尚在进行,新志未立,古碑残损,石兽亦不完整,这些珍贵的影像终难完美留存。
第三次造访,源于我与刘孟领书记到襄都区文联汇报工作时,李主任赠我一本《邢台历史文化词典》。翻阅之下,惊喜地发现其中不仅有“月亮泉”条目,更有“晋祠庙”的专述。身为襄都人,生长于鸳水之畔,我深感有责任厘清家乡文物的脉络,于是决定再探月亮泉。此行所见,“晋祠文化园”的轮廓日渐清晰,“春秋故地”的翻新工程正如火如荼。
相传邢台晋祠始建于战国,乃赵襄子颁令所建,距今已传承2400余年。后至明代永乐年间,“燕王扫北”致使此地人烟稀少,田园荒芜。山西晋祠一带的移民迁居于此,建立村庄(即今晋祠村),并重修了晋祠庙。“晋祠”本意为“晋国祠堂”,因庙内主祀圣母,当地村民亦习惯称其为“圣母庙”。在晋祠庙周边村落,流传着《月亮井的故事》《水母娘娘的传说》《三皇姑的传说》《七里河的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滋养了邢台东南地域独特的民风民俗与深厚的祠庙文化。
晋祠一年有两次庙会。每逢会期,庙前戏台高搭,锣鼓喧天。各村及邢台南关、城里的社火队伍纷至沓来,献上耍龙、舞狮、跑驴、划旱船、推太平车、拉碌碡、二鬼摔跤、打花棍、扭秧歌等精彩表演。其中最为壮观者,当属气势恢宏的“打扇鼓”。
昔日前段晋祠庙为两进院落,拱券式大门高悬“晋祠庙”匾额,门前两尊石狮威严镇守。红门红窗红砖墙,其上更有圣母梳妆楼。为响应市委“文化兴市”号召,振兴旅游事业,做大做强“晋祠文化”,整个邢台晋祠文化园正依规划紧锣密鼓施工。据施工方透露,今年农历七月初一,晋祠庙将举行开光盛典。
这正是:
仰望“梳妆楼”,凌空映彩霞; 近观“月亮泉”,古意韵悠长。 俯察碧波漾,熠熠生辉光; 细辨玉龙头,八仙竞技忙。 静聆圣水潺,无风尘嚣远; 有泉映皓月,有殿沐祥光。 此间清幽地,恍若世外乡。
作者简介:郝啸林,原名郝封印,笔名牛城放翁。退伍老兵,退休教师,文学专业,乡村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时代的记忆》和散文集《泉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