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一个春节
路边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居然在这个世上混过了五十个年头。由于是腊月生,月生小,大年初一起来,我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感慨,呵呵,这是第五十一个春节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碌碌无为五十年的我,今年居然有些不同起来,人生也过得有些滋味起来。皆因是女儿为我置了台电脑,皆因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装了宽带又上宜兴网。这不,早餐刚下锅,随着“啪”的一声电脑打开,宽带连接,qq登陆,想好的新春贺词还没来得及打呢,梅心蝶骨、陶都风、小妖的刀、氿边柳、江南细雨等等一帮作家编辑网友的祝福语就接二连三而来。仅仅半年工夫,他们就改变了我往来无鸿儒,谈笑尽白丁的生平轨迹。重新唤起了我品诗赏文,手痒起来还练练笔的青葱情怀。
唱了半夜的“春晚”电视节目送走了己丑年,通宵达旦的烟花爆竹和它耀映夜空的七彩光雨迎来了庚寅年。五十年,时代跨进了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乾坤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十年前,我们遭遇了一场灾难。十年龄的新中国政府,本来应该大力抚平长年战乱的创伤,却人为地重蹈了苏联1932的大饥荒覆辙,于是国家和人民都在这灾难里挣扎了好几年。
母亲说:“哪有吃的呀,最严重时你爸两天工资才够在青云菜场买一斤胡萝卜,还得起早去排队,晚去就什么都没了。在你一周岁过第二个春节时,外婆送来的两三斤米我们每晚抓一两放进热水瓶,冲满开水盖上,就是你第二天一天的食粮。全家另外老少七口,肚子饿得咕咕叫,硬是没人去碰那壶。”
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艰难步履中,我们的国家挺过来了,我们家也挺过来了,我庆幸我终于没有成为新疆、内蒙等地五十年后回乡寻亲的寻亲团的成员。我们家也没有发生像母亲姨妈家那样,一下子被饿死了三个儿女的惨剧。
雪依然在飘,街道上开始热闹起来。外出拜年的人们,拎着美酒佳果,时尚食品,不仅大包小盒累累,精致包装且是美轮美奂。步行的不多,自行车也少见,摩托车、小轿车,出租车成了主流。依照惯例,我们一家三口(哟,今年加女婿是四口了)总是初二去拜父母哥嫂年,我掏出手机,先给父母拜个电话年,再向哥嫂问个好。电话那头父亲说,你哥嫂和侄女侄婿参加旅行社的港澳双飞一周游了,要初三才回来呢。
日子真是好了,五十年前说将来我们要过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没人作真,只当是书场里说笑话,现在却早已迈过了这道坎。
2010年2月14日 丁山高家桥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出版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在氿一方》、主编集《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